近年来,凤阳县黄湾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互融互动,以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
“法治”护航,打造“平安乡村”
黄湾乡依托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人民调解室等法治文化阵地,通过集中“法律下乡”“以案说法”“上门送法”等主题活动,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同时,针对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民生工程等矛盾隐患集中领域,着重宣传农民工工资支付、民生工程政策、法律援助须知等知识,引导广大群众学法、懂法、用法。
此外,结合“千警进万家”和“一村一警”活动开展,在辖区交通要道安装摄像头,配置“雪亮”工程监控系统。各村(社区)组建治安巡逻队,配备治安巡逻车及巡逻器械,联合派出所开展集中巡逻活动,实现人防、技防、物防有机结合。严厉打击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治安案件,打造平安乡村。2022年,辖区新增治安探头174个,在线率达90%,平台监控多次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案件侦查工作,有效维护了辖区治安稳定。
“德治”铸魂,构筑“文明乡村”
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强军精武标兵”“感动集团军人物”“安徽好人”“滁州好人”光荣称号的黄湾籍战士余闯;勇救落水群众,获评见义勇为“滁州好人”称号的陈正富;热心救助受困车辆,获评“凤阳好人”称号的黄道章……
近年来,黄湾乡以“身边好人”评选活动为契机,挖掘本土“好人文化”,通过评选典型,广泛开展孝老爱亲、爱岗敬业、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系列活动,使村民真切地感受并相互传递身边的正能量。
2022年,全乡评选“身边好人”14名、“新乡贤”6名,“文明家庭”12户,达到了“选树一个,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同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阵地,经常性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惠民活动,把德治内容,编成小品、快板,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也能接受新风尚的熏陶。
“自治”固基,建设“和谐乡村”
“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大家都自觉遵守,不大操大办宴席,人情往来负担轻了;不乱丢垃圾,村里更干净了……大家主动向文明村民靠拢。”提起村里民风的转变,黄湾乡老鹳村村民黄旗开有感而发。
黄湾乡坚持把村民自治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基本形式和保持农村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严格落实“三务公开”“四议两公开”村级治理制度,完善民主选举制度,保证村民选举的自主权。在党支部的组织下,通过党员会议、村民“一事一议”,引导各村(社区)建立健全“一约四会”,使村民自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行网格员制度,全乡依据村组分布,分为37个网格,形成“村党支部+片区+网格”的治理结构。
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入户走访、工作群留言等形式,进行矛盾纠纷、群众诉求、意见建议等信息收集,及时掌握隐患、调解纠纷;做优“微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合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志愿者开展政策宣传、人居环境整治、走访慰问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22年,全乡网格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75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项项老百姓乐于接受的乡村治理策略应运而生,群众感受到了“三治融合”带来的变化。老百姓话语权更大了、邻里间纠纷变少了、居住环境更美了……“三治融合”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大门”。(葛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