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出击 顺利执结拖欠五年赔偿款
来源:李媛媛 2023-05-17 16:10:29 责编:聂静洁

5月11日晚11点,肥东县人民法院8名执行干警趁夜从家赶至法院,只为找到一名“消失”五年的失信被执行人。

2016年11月28日17时许,陶某驾驶机动车在肥东县一村道处,与音某驾驶的二轮电动车相碰,造成音某受伤、车辆损坏。事故经肥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认定,陶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音某无责任。音某受伤后诊断为闭合性颅脑损伤、高位截瘫、颈部脊髓损伤,先期医疗费支出17万余元。 

审判阶段,音某因道路交通事故外力作用脊髓损伤产生后遗症,评定属一级伤残,构成完全护理依赖。通俗地说,音某已成植物人状态。最终,肥东法院经依法审理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合计12万余元;陶某赔偿音某其他损失合计136万余元。

陶某不服上诉,经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后维持原判。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第一通约谈电话打通后,陶某便消失了……法官上门查找发现,陶某拿到判决书后不久,就带家人一起离开住所地,去向不明,且陶某老家正在拆迁,村民们都外出租住,村委会也无法与其取得联系。由于陶某下落不明,名下也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执行陷入僵局。

音某车祸后成了植物人,医药费、护理费等花费巨大,为了兑现音某一家的胜诉权益,执行法官从未放弃,始终关注跟踪陶某行踪信息,不定期赴当地村委会及附近村镇走访。

2023年5月,经过五年不懈追踪,执行法官初步确定了三处陶某可能藏匿的地点,开始在线索地展开细致排查。根据陶某体貌特征,法官屡次向周边居民打听,在走访到第三处地点时,有居民提供大概方位线索,执行干警立即联系申请人并蹲点守候。

5月11日晚9时许,经申请人音某儿子仔细辨认,确认陶某回家。得到准确线索,执行局长孙振峰当即联系家住附近的执行法官和法警赶赴现场,拘传被执行人。

晚11点,法官敲开了陶某的家门,以为“已被法院遗忘”的陶某非常吃惊,“几年了,没想到法院还是找到了我。

执行法官为了不惊动陶某年幼的孩子,将陶某叫至门外,核对身份后,将陶某拘传至法院。凌晨1点,执行法官趁热打铁,对陶某进行问话,释法明理,严明利害,督促陶某尽快履行。迫于法律的强大威慑,陶某表示愿意履行,“我确实没钱,所以想逃避执行,这几年多次搬家,日子没过好,还影响了家人,对申请人一家我也非常内疚,我愿意积极筹钱先履行一部分……”

12日上午,在法官的倾力调解下,申请人音某儿子与被执行人陶某达成执行和解,陶某一次性履行15万元,剩余执行款每月给付2700元直至全部履行完毕。

音某的儿子对执行法官锲而不舍为他父亲执行案件奔波深表感谢:“这几年案件换了好几位执行法官,但每位法官都没放弃执行,我知道你们的辛苦,感谢你们的不放弃和高效执行!”(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