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住建局改革助力“亭满意”营商环境
来源: 张明辉 2023-05-19 15:08:24 责编: 蔡祥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滁州市琅琊区提前介入,从审批流程多个环节预先针对性提供指导,助力企业投产;南谯区创新办理“桩基先行”施工许可证,实现项目早落地、早竣工、早受益;天长市打造“一人一企”贴心服务模式,全力打通服务项目“最后一公里”……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在滁州,办事时限更短、服务流程更畅、企业满意度更高。

近年来,滁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聚焦聚力“亭满意”,加快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以“四个聚焦”促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聚焦审批改革,精简材料压时限。着力构建全市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改革审批体系,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将工程项目类别,按照资金、规模和风险等级细化成11类,推行标准化审批文本,规范11种示范审批流程图。全市政府投资类、一般社会投资类、工业类和社会投资低风险类项目审批时限进一步压减至60、50、24、1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完成不动产权登记审批时间压减至10个工作日,审批用时之短位居全省前列。对项目涉及的审批事项,通过“减、放、并、转、调”等措施,最终形成我市“1+1+1+1+N”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新模式,即一张蓝图、一套机制、一张表单、一窗受理、N个审批事项。

聚焦政务服务,并联审批促效率。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全面推进“并联审批”“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联合验收”,坚持“能并尽并”和市场主体自愿相结合,对各阶段审批事项实行统一受理、同步转办,全市并联审批和联合验收率均达到9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大力推行区域评估,针对节能评估等9类评估事项,组织在10个开发区(园区)开展区域评估试点,以区域评估成果替代项目评估结果。在全省范围内已率先建设完成滁州市“多测合一”管理平台建设,并已实际应用,实现了“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的目标。着力提升市政公共服务效能,水、电、气、通信报装事项全部入驻政务大厅,完成“水、电、气、通信”一体化报装审批平台,实现一般用水、用气、用电、通信报装分别压减至1个工作日以内。

聚焦信息互通,材料共享优服务。实现国家、省、市三级纵向互通,审批系统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投资在线监管平台、人防质量监管平台及其他审批系统互联互通,依托“皖事通办”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网上办”,并纳入审批监管平台实时监管。全市8个行政区域和2个开发区、86个审批事项、19个行政审批电子证书,与省、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电子证照库实现实时对接,实现电子证照标准制证核发。同时,依托“皖事通-慧滁州”APP,企业可随时随地查询报建项目审批进度信息,实现企业“零跑次”。

聚焦便企利民,优化服务求成效。坚持“一网通办”,坚持应进必进原则,实现审批事项全覆盖,共涉及86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系统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全部实行网上办理,一个窗口进出、一站式审批,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实现了“群众少跑腿、网络勤跑路”的工作目标。严格按照省、市“一网通办”的要求,全程实行网上申请办理,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均实现了100%,有效杜绝“体外循环”“线下审批”。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77121件,限时办结率100%。聚焦降成本、降门槛,助力市场主体,实现工业项目勘察、图审政府购买服务,减免工业人防易地建设费、城市配套费、不动产登记费,实现工业企业申报零费用,以“真金白银”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推行“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全市均设置帮办代办队伍,通过提前介入辅导、全程帮办代办、主动上门服务、量身定制政策的服务模式,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高效、优质、快捷地办理建筑许可帮办代办服务。截至目前,共对接帮办项目1011个,获得企业一致好评。(张明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