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感染了新冠之后,我每天就坐在门口守着。害怕,真的很害怕......”话还没说完,她已经红了眼眶。她就是2023年度第一批“蜀山好人”、金湖社区第11位好人庞华红。
庞华红,女,汉族,1977年7月出生,安徽六安人,金湖社区金色池塘小区居民。庞华红家里有个身患渐冻症、只能靠着呼吸机、鼻胃管维持生命的姐姐,姐姐口不能言、手不能动、只有眼球能动,生活完全无法自理。自2019年姐姐被确诊为渐冻症以来,庞华红舍弃外地事业,全身心陪伴照顾姐姐,翻身、擦洗、穿衣、梳头、按摩、排泄、注射饮食、消毒吸痰、上下轮椅、聊天散步......她日复一日地悉心照顾姐姐,还鼓励姐姐用眼控制电脑写书、交友,成为姐姐生活上的依靠、精神上的支柱,不仅让姐姐拥有干净清爽的身体,更拥有乐观坚强的灵魂。庞华红舍弃了自己的时间和自由,用爱延续姐姐的生命,用心改善姐姐的生存质量,用守护和付出写下了感人至深的爱亲诗篇,诠释了“血浓于水、手足情深”的中华传统美德。
舍弃外地事业
2019年春节,姐姐庞华琴吃完年夜饭,在厨房洗碗筷,突然感到双手无力。一阵麻软,手中的碗被摔碎,此时父亲还开玩笑问是不是不想干活。庞华红还提醒姐姐春节后要去医院检查下身体,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提醒,她怎么也没想到如此罕见的病症会落在姐姐头上。
一开始只是疑似,为了更确定的答案,庞华红带着姐姐去了上海最权威的医院,在走廊里姐姐还在乐观与病友交流,似乎一点也没有被影响。在还没拿到诊断结果时,庞华红问医生:“如果真的确诊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医生说:“确诊了就不要来找我了。”说到这里,庞华红潸然泪下,感觉天都要塌了。
2019年,庞华红与丈夫在深圳打拼的事业刚有起色,小女儿也刚步入小学,而家中突然的变故让她放弃事业毅然回到家中照顾姐姐。4年来,她没有一句怨言,姐姐卧床不起的日子里,庞华红一刻不离全身心陪在身边。她不仅放弃了自己的时间自由,更重要的是家境并不富裕的她还为姐姐放弃了未来,这对她年过四十的中年女性来说,付出是巨大的。
悉心照料姐姐
患病后,刚开始姐姐是手脚没力气。慢慢地,无法行走,说话含糊不清,然后是肌肉萎缩、全身瘫痪,直到现在,姐姐只能靠着呼吸机、鼻胃管维持生命,口不能言、手不能动,生活完全无法自理,日常起居全都靠庞华红一个人照顾。
在姐姐诶卧床不起的日子里,庞华红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他。每天早上,她给姐姐穿衣、洗脸、按摩,将专门准备的药水通过胃管用专业的“针”打到胃里。同时,还要给姐姐端尿盆、擦身子。“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肌肉没有力气,排泄全靠庞华红用药一点一点帮助她,就是如此,庞华红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每天中午午休后,庞华红还要时不时在旁边关注他的状况,就怕万一嗓子里有痰无法清理出来,影响呼吸。下午醒来,还要抱着姐姐坐上轮椅,虽然没有姐姐高,但是日复一日的练习,庞华红看似轻松地完成了一系列动作。
就这样,庞华红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照顾姐姐,除了推姐姐日常散步,她几乎从不外出,哪怕忙得脚不沾地,也不敢让姐姐离开她的视线太久,就怕有什么突发状况。当问到疫情放开后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时,庞华红又一次红了眼眶,“怕!”简单的一个字,透露着庞华红对姐姐深深的爱。在采访途中,姐姐用眼动仪告诉记者,“我是因为家人的爱给了勇气,才能坚持到现在。”姐妹两的乐观令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了。
用爱呵护家庭
除了日常照顾患病的姐姐以外,庞华红还有两个孩子,一个已经步入大学,另一个还在上小学。在照顾姐姐的同时,她还要兼顾孩子日常起居、一日三餐。姐姐的孩子也在上高中,每个周末、寒暑假都会回来陪伴妈妈。每当这时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也是庞华红最忙的时候。“这都是小事,相比于姐姐的坚强,我感觉我啥也没做。”庞华红笑嘻嘻地说。她总是在默默付出,为这个家、为姐姐做的太多太多了。
庞华红无微不至地照顾姐姐,让很多人为之感慨,其中的心酸却只有她自己清楚。家人说她是操劳命,邻居说她是好妹妹,但她只是微微一笑,不为其他,只为尽一个妹妹、一个亲人应有的责任。一千多个日夜的亲情坚守,饱含辛酸却无怨无悔,庞华红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孝悌于她来说,不是教条,是人性中充满光辉的爱,闪闪发光。
鼓励姐姐写书交友
因为病痛带给姐姐前所未有的生命感受,让她萌生了写作的念头,妹妹得知姐姐的想法后,积极为姐姐置办电脑,安装眼控仪。最终让姐姐决定用一双特殊的“手”记录下与病魔抗争的经历。从2020年开始,姐姐庞华琴就通过眼球运动代替鼠标操作电脑,用眼睛“打字”写文章,并通过微信群与别人交流。这样写出来的励志文章,通过网络传播,庞华琴也成为“渐冻人”病友的“知心大姐”。目前,庞华琴已经写出四十多篇近10万字的文章。姐姐常说:“因为妹妹的鼓励,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也感受到了被人需要给自己带来的充实。”庞华琴正计划以自己的经历写成文章出版成册,激励更多的患者不要放弃。(葛宜年 王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