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卫生健康信息化迈入发展快车道
来源: 王平 2023-05-29 10:30:13 责编: 王霞

近年来,滁州市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卫生健康信息化迈入发展快车道,互联互通的平台基础逐步夯实,便民服务应用成效不断凸显。2021年、2022年卫生健康信息化相关考核指标连续两年稳居全省第一位,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滁州市发展总指数位列地市级城市第20位。

诊疗信息实现“一档调阅”。建成市、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3个县级自建区域平台全部参加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天长市、凤阳县、明光市区域平台分别获得国家五级乙等、四级甲等和四级乙等授牌。市级平台2022年8月建成验收,全域公立医疗机构全接入,汇聚人口信息586万条,健康档案信息411万,病案首页信息150万条,检验检查信息4404万条;全员人口信息、电子病历信息、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基础资源信息等4大资源库之间的“壁垒”已打通,全域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记录实现患者授权调阅共享。居民可通过“健康滁州”惠民服务平台查询市域内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和诊疗信息。

医疗服务实现“一码通行”。滁州市积极谋划电子健康卡建设项目,推行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健康码,以统筹解决各医疗机构“一院一卡、重复办卡、互不通用”的就医堵点问题。投资建设市级电子健康卡管理与应用系统,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接入。安排专项培训经费,分批次举办电子健康卡门诊全流程应用实地教学活动。改变传统老师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将在全市率先实现电子健康卡门诊全流程应用的医院作为实地教学点,分批次安排观摩学习。不定期、分层级通报各地、各单位发卡用卡情况。不定期在工作群中通报16家公立医院的用卡率和8县(市、区)的发卡率和用卡率。积极协调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快速推进电子健康卡与安康码的融合应用(以下简称“卡码融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卡码融合。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发放的安康码、电子健康码均可在滁州各公立医疗机构的门诊“一码通行”。市卡管系统发卡量超300万张,用卡总量超4000万人次。

影像数据实现“一端可查”。2022年,省卫健委搭建智联网医院系统-检查检验共享监管子平台,按统一标准归集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数据,推进全省医疗机构医学影像互联互通。滁州市积极响应、全速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公立医疗机构100%联通。持续推进工作落实。及时转发省级文件,多次传达省级会议精神,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专项工作推进群,进行专项工作日调度。积极推动价格文件出台。6月27日市卫健委、市医保局联合下发《关于新增数字影像服务项目及试行价格的通知》(滁卫规〔2022〕99号)。市级统一采购数字影像服务。2022年底,市级采取统采分签的方式,为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统一采购了数字影像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上传影像数据480多万例(智联网上传数据总量84万),医生工作站累计调阅量达12127次,系统累计提醒次数达200万次。

慢病管理实现“一键干预”。滁州市积极探索数据跨业务、跨层级、跨机构的共享应用。2022年从慢病业务协同入手,将全域公立医疗机构上传至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数据,进行标签化处理,形成慢病主题库,然后将数据推送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家庭医生可以根据系统筛选的数据,对未建档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主动建档、干预和随访,对已建档的患者开展规范的慢性病管理。2022年,从数据中台推送的未建档高血压数据10638条,未建档糖尿病信息17867条。

随着一项项卫生健康信息化举措的落地生效,滁州开启了“共建共享的数字健康”便民惠民新时代。(王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