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争当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
来源:耿胡强 2023-05-31 17:02:54 责编:于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也明确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年轻干部更应勤学善思、锐意进取,以苦干实干激发奋斗激情,用不懈奋斗点燃伟大梦想,让青春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焕发出绚丽光彩。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做坚定理想信念的“领头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建党百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变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党自诞生之日起,绝大多数党员都能够自觉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进而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进而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更要做坚定理想信念的“领头雁”,追寻“信仰之光”,补足“精神之钙”,牢牢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决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和违反马克思主义学说,始终做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事物、改造世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做身体力行实践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每日自省的核心和终身奋斗的课题。同时自觉将初心使命转化为勇挑重担、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砥砺前行的执行力,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基层一线,做身体力行实践的“排头兵”,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在层出不穷的考验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做敢于善于斗争的“先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告诫我们“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能够有今天安宁祥和的美好生活,无不归功于无数革命先烈们的大无畏牺牲,以他们的血肉之躯构筑起了共和国的万里长城。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不需要像先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在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时,我们年轻干部仍然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发扬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先行者”,敢于同一切违背初心使命、动摇党执政根基的行为作斗争。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做站稳人民立场的“桥头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铭刻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深刻道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站稳人民立场的“桥头堡”,坚持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担当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安全指数”,坚决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做到事不避难、勇挑重担,做到敢闯敢拼、攻坚克难,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者,在追梦和圆梦的青春征途中,肩负重任的年轻干部更要牢记初心使命,彰显为民底色,踏踏实实干事,实实在在奉献,在磨炼中积蓄能量,在奉献中实现价值,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敢于接最烫的“山芋”,啃最硬的“骨头”,用实际行动诠释在艰难困苦面前毅然奔赴向前的决心和勇气,用担当作为绘就无悔青春最闪耀的“星辰大海”,在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徽篇章中彰显使命担当,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注入青春之力。(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第24期选调生进修班  耿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