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家池畔 学思悟践
来源:张思水 2023-06-28 17:04:56 责编:聂静洁

“华家池畔绿茵茵,垂柳修竹满目新”。鸣蜩五月,本人有幸在浙江大学参加了全市政法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政法干部政治轮训班,深有感触、受益匪浅,达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的目的。

此次培训班选择在沿海发达城市且是中国知名高等学府的浙江大学办班,培训内容丰富,紧贴政法实际,既有理论授课、实地观摩,又有交流研讨、现场教学,特别是授课人用他们渊博的知识、缜密的思维、幽默的语言、前沿的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更新了理念、拓展了思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启发性和实践性。同时,培训班组织管理严密、纪律性强,特别是充分发挥班委和组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作用的做法,凸显了政治轮训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实效性。

在培训和观摩中,让我深刻地感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特别是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紧紧围绕“党建+治理” “互联网+党建”的思路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枫桥经验”、“一站式”解纷平台、“三微治理”,都是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既有顶层设计,也有基层创新,更有群众参与,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阵地战”、 赋予社会治理智慧“因子”、触及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等方面做了大量并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在智慧治理、共建共享、法治保障等“大平安”理念下建立一系列长效治理机制,形成了民富民安并进、和谐发展共赢的良好社会局面。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地的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下一步,我县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霍山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一是完善“五制”,构建共治“同心圆”。持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法理情相融合、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最大限度地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二是强化“五治”,打造共治新格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五治融合”为牵引,守牢政治引领制高点、抓细法治保障关键点、选准德治先导结合点、夯实自治基础立足点、撬动智治支撑创新点,以“五治”促“共治”,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打造“五品”,夯实共治“主阵地”。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这个重点,不断夯实基层主阵地,持续推进“一站三中心”实体化运作,全面推广“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模式,推深做实诉源治理工作,创新开展“四真”人民调解,有效整合县级矛调中心建设,全面构建“零距离”服务体系和阵地,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霍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张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