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温情审案 让聋哑人“听见”关怀之声
来源:杨艳 2023-07-25 16:53:55 责编:聂静洁

当事人是聋哑人,诉状、传票怎么送达?日常程序性环节怎么沟通?庭审时的陈述权利怎么维护?日前,长丰县人民法院审结并调解了一起涉聋哑人离婚诉讼案,用心用情保障了聋哑人的合法权益。

多想一点 让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小张、小陈原系夫妻关系,由于小张经常外出工作,两夫妻也是聚少离多。2022年小张以双方夫妻感情破裂为由提出了离婚诉讼,被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再一次提出了离婚请求。收案后,承办法官翻阅案件材料,发现小陈系聋哑人。如何保障其准确表达思想、充分维护其权益,对法官来说,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是沟通上的障碍。

通过仔细分析案件后,承办法官通过小陈居住地的村干部,与小陈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得知小陈父亲可以看懂小陈的“手语”后,立刻指导小陈和其父亲签订授权委托书,由其父亲担任小陈的诉讼代理人。经询问,得知小陈识字,可以通过写字表述个人意愿。至此,沟通上的障碍得到了基本解决。因小张聘请了代理律师,法官担心小陈和其父亲能否从法理的角度更好地保障小陈的权益。经询问确认小陈也需要委托懂法律知识的诉讼代理人后,承办法官又与小陈居住地的村委会、司法所取得联系,给小陈委托了一名从事法律工作的诉讼代理人。

多做一些 让司法为民落地生根

由于第一次离婚诉讼后,小张、小陈一直是分居状态,而双方居住的房屋系小张婚前所有,若判决离婚小陈日后的居住生活该如何保障?为充分维护双方当事人的权益、保障特殊群体的民事诉讼权利,承办法官本着化解矛盾、调解优先的原则,在庭审结束后,再一次与小张、小陈住所地的村委会、司法所联系,主动上门为双方解难题。在对二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劝解后,小张、小陈达成离婚调解协议,由小张给予小陈适当的经济帮助。同时,本着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承办法官又与小陈的父亲进行细心沟通,希望离婚后,父母或者亲人要注重对小陈日常生活的照顾和人身安全的保护。双方履行完调解协议后,小陈已由其父亲接走照顾。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虽然残疾人身体上有一定的缺陷,但是他们享受的诉讼权利与正常人并无异。近年来,长丰法院一直秉持着以人为本、公正司法的原则,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特殊困难群体利益的保护,向他们传递着司法的温度和人文关怀。(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