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市汤沟镇前进村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构建“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提效”的党组织引领“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延伸基层治理覆盖面,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前进村整村土地集中流转后租金上涨给群众带来的直接利益
聚焦“钱、地、人”,持续激发基层治理“源动力”。汤沟镇前进村自2022年6月份开始,率先开展整村土地集中流转。截至今年6月份,共流转土地3200余亩土地,集体经济创收160万余元,农户的田亩租金由原来400-500元提高到目前500-600元每亩,为群众增收49万余元,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同和支持。前进村规划建设位于窑后路旁的18亩马场林园和后保老村部约300平方米的15间旧瓦房,结合比邻的烈士陵墓及老窑洞、百年梧桐树,厚植文化底蕴,寻找时代印记,打造集党史学习教育、观光游览等于一体的红色基地,同时积极流转购买闲置猪场,计划依托生态资源、农耕文化等元素开发盘活闲置猪场,打造适合短途游的集趣·共享生态旅游园。逐步形成“农业产业—红色教育—观光旅游—体验消费”循环经济生态发展模式。同时以整村土地集中流转为抓手,引进或与现代农业企业合作,推动前进村农文旅“产、学、研”产业发展,引进社会企业入驻运营,形成“土地流转+劳务就业+股份分红”的增收机制模式,规范利益共享,促进吸引村民返乡就业、创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区委书记方忠指导观摩朱大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政治引领,加快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前进村持续深化“两长”建设,结合“三网合一”共治模式,创新提出“一核引领,‘两长’联动,三网共治”工作思路,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织密织牢基层治理网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创新突破政策供给、充分挖掘政策潜力推动村居治理新型化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基层治理格局,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前进村开展小吴队污水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现场动员会
自治强基,大力汇聚基层治理“正能量”。前进村打破传统会议模式,建立“小板凳议事会”制度,以入户“拉家常式”的讨论,实现大家事、大家议,开展有温度、接地气的议事体制,调动农民积极谋划,并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同时,前进村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从“最干净家庭”评选到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的成立,将发动群众参与贯穿到整个行动中来,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引领与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有机结合,形成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前进村朱大自然村人居环境理事会发动群众进行日常性环境提升
法治保障,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压舱石”。该村组织实施“八五”普法宣传,聘请法律顾问,系统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将法治精神延伸、融入到矛盾纠纷化解、网格化管理、居民议事、畅通居民诉求渠道的全过程。以村综治中心为依托,整合基层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基层政法资源,统筹推进禁毒、群防群治、扫黑除恶、平安建设、信访维稳等基层政法综治工作,引导群众依法诉求、依法表达,有效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前进村开展道德讲堂暨“最干净家庭”评选表彰大会
德治教化,持续强化基层治理“软实力”。该村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文化服务活动、科技与科普服务活动。同时创新发挥“一约四会”及村民理事会作用,在辖区12个网格通过小板凳议事会成立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结合实际,将勤俭节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开展“最美婆媳”评选、“道德讲堂”等活动,挖掘、总结、宣传典型案例,以身边人鲜活事例营造崇德向善社会风尚。
▲前进村朱大村自然村通过“小板凳议事会”民主评选“最美婆媳”
智治提效,精心打造基层治理“助推器”。该村发挥智治提效作用,依托“互联网+监督”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进行村级党务、村务、财务等41项小微权力“基本清单”的网上公开和数据共享,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便能掌握“村里事”。以“智慧+”推行“积分兑换制度”,将基层治理重要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以户为单位对农民群众日常行为进行积分评价。有效调动了群众主动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张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