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凤阳县红心镇乌罗村永好绿色家庭农场,养殖户王永好正在虾塘边撒下捕捞龙虾的地笼,工人正在为虾苗投食,一派辛勤劳作景象映入眼帘。
“每天下午三点左右,我都会和工人们在虾塘边投放虾笼,等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左右,每个笼子都会钻进很多龙虾。目前每天能起约2000斤龙虾,眼下市场行情还算不错,每斤能卖到10元。”养殖户王永好说道。2023年以来,王永好养殖龙虾存活率高达90%以上,加上今年市场价格较好,刚起虾时每斤30元,最高一天卖到7万多元,跟着她一起养殖龙虾的农户每天收益也能达到3000元左右。
养殖龙虾只是红心镇永好绿色家庭农场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农场始建于2014年10月,共流转土地1000亩,主要从事优质水稻和小龙虾养殖,从而形成稻虾混养可循环生态链。同时,通过与当地农户进行合作,成立养虾协会进行抱团经营,并在购进虾苗的同时,也为周边养虾户联系虾苗,不仅为他们节约了20%左右的养虾成本,还进行稻虾连作反租试点,将已经获利的虾塘反租农户,让他们跟着受益。截至目前,共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稻虾共作5000多亩。
“除了稻虾共作之外,农场建有800米葡萄观光长廊、设置小龙虾集散中心,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运用网络联系小龙虾收购商前来集中收购当地农户的龙虾,为农户解决龙虾销路问题。同时,扩建400平方米育秧中心,承接育苗5000多亩。2022年,红心镇永好绿色家庭农场通过从事稻米、小龙虾、山芋粉丝等农产品销售,收益高达500万元。”聊起自己的创业路,王永好彻底打开了话匣子。
“如今家庭农场的发展,离不开红心镇党委政府和农户们的支持。就拿土地流转租金来说,农户们都非常好,平常要和他们结算租金时,都跟我说到年底一起结算。除此之外,自2018年起,我的农场每年都能给十多名村民分红近6万元,不仅拓宽了他们增收致富新渠道,还鼓起了他们的‘钱袋子’。”王永好笑着说道。据介绍,农场发展至今通过促进水产养殖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转变养殖模式,逐渐形成了一产种养、二产加工、三产餐饮服务、休闲旅游、冷链物流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不仅提高了水资源使用效率,更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凤阳县红心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务工”“养殖大户(合作社)+农户入股”等经营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乡村振兴增添强劲动力,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吴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