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东黄山,千年古村落,红色韵味浓……每每提到自己的家乡,王家保总是骄傲又自豪。近年来,旌德县白地镇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人文自然等资源优势,不断挖掘小镇自身内涵,推动特色小镇不断创出新篇章。
王家保从小就觉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能成就大事业。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在历经了十多年的出租车生涯之后,前往上海种植研究所基地学习,几年的时间他便成为了小镇果园种植的“领头雁”。
旁人眼中,手拿一把剪刀,弯腰穿行在果园内,汗水浸湿了衣衫,按照时令播种、收获就是王家保“梦想”焕发生机的旅程。而在他的眼中播种、耕种、稳产、保质就是年复一年的美好希望,等待就是他园内八月葡萄香、二月草莓红的硕果累累。
然而,办果园哪有那么容易?刚刚进行绿色种植,由于没经验,王家保一口气种了七八种水果,可产出的果实卖相不好,口感也欠佳,一度被贴上“劣质果”的标签。但王家保靠着自己的一颗匠心,和水果进行了一场“深交”,他发现每种水果都有自己的“个性”,不是给点阳光、水和肥料就能长好。王家保当即决定,主攻葡萄和草莓种植。半路出家,他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一天干12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既当农民,又做销售,只为专注绿色发展,打响自己的特色种植品牌。
多年来,白地政府也为果园提供了很多农业补贴,还为王家保提供了诸多防病虫害的工具,更上了农业保险,同时,招纳了本地的脱贫户十几人入园工作,既帮王家保解决了人手不够的问题也富足了脱贫户的“钱袋子”。加之王家保想得远、眼光长,扎根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很快就拼凑起属于自己的“果业蓝图”。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王家保带着自己的农产品参加了宣城市所举办的蔬果大赛,产自他果园的葡萄获取了全市果蔬二等奖,让水果的品质得到了更加专业的认可,同时,他积极和当地政府联系,利用一部手机,趁着“流量”的热潮,每年果园内的水果一上市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被抢购一空,掀起了一股当地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热潮。
“广阔田野大有可为,我希望让更多人发现农村的‘宝藏’,让越来越多当地人留下当‘新农人’。”王家保坚定地说。扎根乡村深耕土地,果园水果保质保量,立志打造当地农产品品牌,在果园这条绿色种植路上越走越广,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好新农人的责任与使命。(梅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