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和县马集镇始终把发艺产业发展作为强镇富民的重要举措,积极实施规划引领,持续抓紧抓实产业发展,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奋力谱写马集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
传统文化助力现代产业
马集镇毛发产业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清朝,在清末时期,马集人因不满足于男耕女织传统的生存方式,萌生经商意识,他们打起绑腿,挑起货箱,用针头线脑换回外乡人眼里没有用处的头发,这些黑黝黝的人发,经过清洗、梳理、整形,加工成古装戏的假发商品。其中有一个最著名的货郎姓柯,致富后他不忘反哺乡里,修桥铺路,扶弱救贫,资助办学。马集的乡亲们为了纪念他,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柯郎寺。由此,马集人不断发展壮大“柯郎”队伍,马集镇发制品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由此流传了百余个春秋。
为了深入开掘这一传统黑金矿产,马集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举全镇之力,于2006年开始着手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发制品产业园。园区的成立整合了各项政策和资源,搭建了一个科技化、现代化综合平台,为马集的毛发产业注入了新鲜活力,改变了马集镇早期以经营家庭作坊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了传统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马集镇发艺产业园现有规上企业47家,一般纳税人500余家,个体加工户4000余家,其中14家企业拥有进出口权,拥有自主知名品牌27个,获得国际市场认证的品牌如CASSLIN等6个。2022年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9.62亿元,出口10759.54万美金,税收734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招商引资5.3亿元,是全国最大的毛发原材料集散地,全国发制品四大基地之一,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省级示范区、安徽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园区、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安徽省发艺文化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等称号,是支撑全国发制品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特色发展振兴乡村经济
为全力挖掘发艺文化的巨大潜力,马集镇结合本地发艺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针对自身“高、长、大、专”的优势与“粗、平、旧、难”的不足,先后确定自身增容发展思路和外贸提量行动,并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以时尚发艺为产业特色,以智能制造为技术主导,以私人定制为服务支撑,全力打造集“产、游、文、居”于一体的发艺特色小镇。
马集发艺小镇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与优势,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使产品远销海内外多个国家。小镇以智能制造为技术主导,以私人定制为服务支撑,整体建设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人发制品产业集群,是集创新创业、商务会展、高端私人定制、发艺休闲体验旅游、发艺社区、人文居住等于一体的发艺小镇。小镇客厅陈列着不同种类发艺产品,展示了从原料收集、档发加工、发帘生产到发套设计加工等工艺特点和生产流程,是马集镇发艺产业发展的缩影。
在发制品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下,马集镇充分利用本地百余年来积累的产业资源,持续做好“盘活、产业、就业”三篇文章,着力于农村闲置和半闲置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充分就业,不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全力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实现倍增,2022年马集镇从事毛发行业近2万人,带动周边乡镇就业人数近6万人带动本镇贫困户就业600余人,灵活就业新上岗1500余人。
马集镇将依托柯郎精神,围绕发艺小镇建设,充分发挥特色文化魅力,努力推进发艺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将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全面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关键支撑,走出一条传统文化助力现代产业,特色发展振兴乡村经济,产业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既富“口袋”也富“脑袋”的发展之路。(史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