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笔者走进岳西县田头乡川心河薏仁米基地,绿绿葱葱的薏仁米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沈千生在科技志愿服务队的指导下,正在给无人机加注药剂,对基地进行精良施药。伴随着飞机引擎的轰鸣声,无人机腾空而起,不足3个钟头,完成了该乡泥潭村200多亩薏仁米病虫害防治作业。
据沈千生介绍,薏仁米基地往年通过人工打药非常辛苦,1000多亩薏仁米一次农药打下来,人工加上农药的费用,起码需要两三千元。“今年好了,科技服务队为我介绍了无人机精良施药,全乡1100亩薏仁米,一天时间就能喷洒到位,不仅作业效率高,省时省钱又省力,还安全可靠。”沈千生高兴地说。
沈千生口中所言的科技服务队是田头乡科协组建的乡村科技服务队,笔者在“岳西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实施方案”中获悉,各乡镇科协要发挥农业技术领域推广作用,引领带动农业技术人员、科技工作者到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服务指导,为产业大户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眼下正处于薏仁米生长的关键时期,我们组织种植大户对薏仁米基地实施无人机作业,主要是防治薏仁米黑穗病,同时增施叶面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田头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科技服务队队长万岳送介绍说。
“我们家乡的老本茶品质虽好,就是太迟了,别的地方在采摘鲜叶的时候,我家茶叶还没有出来,心里干着急!幸亏乡村科技服务人员给我引进了高产茶和栽培技术,我家的茶叶收入比往年增加了5000元,加上本茶收入15000元,整个茶叶季节能挣到两万元左右。”田头村村民蒋银玲开心地说。
2021年,田头乡科协因地制宜引进优质品种如“乌牛早”“兰里香”“长林40号”等上十个品种分发到各村。蒋银玲在田头村领回5000株高产茶苗,新发展了3.5亩高产茶,在科技志愿服务队的指导下,坚持人工除草、物理除虫、科学施肥管理,两年时间见到收益,而且与本茶采摘错开时间差,提高了家庭收入。
“农户发展产业,科技服务上门指导,我们不仅要向产业要产量、要质量,更要延伸产业链,向产业要附加值、要收益。”万岳送说。
田头乡科协走访发现,每年茶季尾期,茶叶市场十分萧条,茶农的鲜叶因枝头过大卖不上好价钱,导致农户大量的鲜叶白白浪费,针对这一现状,田头乡科协将外地“红茶”“玄月”技术引进回来,同时扩大生产炒青的量,为茶农延长了采摘期,提高了茶产业附加值收益。
位于大别山腹地岳西县田头乡,海拔高、生态优,田地山场资源丰富,现有传统产业茶园12060亩,桑园3000余亩,薏仁米1100亩,特色产业优质水稻500亩,高山蔬菜200亩……其中高标准茶园8000亩,仅茶叶一项收入高达4200余万元,田头乡科技志愿服务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诠释何为乡村“产业兴旺”。
据了解,2019年,在岳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县24个乡镇成立乡镇科协,组建86支科技志愿服务队,在册科技志愿服务者947人,2023年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次。岳西县科协主要责人表示,乡、村两级科技志愿服务者置身服务“三农”发展,确保农业增产提质,为群众带来了稳定收益,有效助推乡村振兴。(蒋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