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曹庄镇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以执政为民的理念,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积极谋划,为群众排忧解难。
问计于民,政之本也。镇村通过广泛深入调研,采取了各种方式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交流与沟通,听取人民群众对政府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吸取群众智慧,以期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鼓励党员群众献言献策118条,并对采纳建议的群众进行适当的物质激励。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优良作风,既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也促进了政府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大大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在完善基层治理精细化方面,该镇一直注重倾听群众的声音,通过开展“干群夜话”“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快捷、精准的办事体验,打造便捷、高效的便民服务体系。在希望新村走访中,了解到村民反映的农田积水隐患仍然存在。面对这一问题,曹庄镇政府迅速行动,组织力量对200亩存在积水隐患的农田进行排水沟疏通。该镇累计疏通沟渠7条,新挖排水沟12余条,并将水路全部与西洪河、大沙路连通,从源头消除积水隐患,确保“水路通、民心顺”,使村民的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体镇村干部累计走访20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22起,把以学促干落到实处。
施策惠民,善治善政。该镇从实际出发,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满足人民的需求。结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暖民心行动、党建引领信用村等工作为载体,大力推行惠民政策,制定涵盖出行、医疗等16项内容的惠民清单,累计惠及群众1万余人次。持续发掘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途径,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在曹庄社区规划桶子鸡产业园项目,在许庄回族村建设牛羊养殖基地,进一步打造先进典型“辐射圈”。在基层治理方面,一贯坚持并推行“135工作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被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评为“七无平安乡镇”。(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