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钱竟不还差点“对簿公堂”
来源:固镇法院 2023-12-15 12:38:02 责编:固镇法院

诉前调解作为法院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很好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减少诉讼纠纷。

“没想到不用打官司上法庭也能解决我的诉求,诉前调解节省了我的时间,确实非常便捷高效。”杨某在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后,对固镇法院诉前调解工作表示肯定。

 据悉,杨某和王某某是朋友关系,自2018年起王某某先后多次以家庭有事为由向杨某借款。2020年12月16日,双方对借款金额进行结算,王某某共向杨某借款79000元。二人约定,借款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本利全部付清,月利率1%,王某某于当日向杨某出具借条并承诺如违约逾期不还将承担因诉讼产生的所有费用。2022年4月10日、11日,王某某再次向杨某借款共计4000元,声称将一并归还。然而,还款期限届满后,杨某多次催要无果。无奈之下来到法院寻求帮助。

经沟通,驻院调解员了解到,王某某有正当职业且其工资足以维持家庭生活。既然如此,王某某为何迟迟不还款以至于二人的友谊“即将翻船”?考虑到这其中可能有隐情,调解员遂利用下班时间将双方都约到了法院“和气室”。

“你们俩是朋友,我觉得还没有到‘对簿公堂’的时候,今天既然到了这里,就把心里话都说说。”在“和气室”,调解员耐心的引导两位当事人。

“其实是因为我亲属重病在身,无力承担医药费,我才厚着脸皮向他借钱。”

“我不知道他家里的情况,我只听他说他家里有事需要资金周转。”

  听到这里,调解员也找到了调解的切入点,一方面对王某某释法析理、耐心疏导,劝说王某某承担法律规定的还款义务;另一方面从双方的友情基础上寻求调解的突破口,希望双方顾念多年朋友情谊,体谅彼此当前的难处。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协议,王某某分期分批履行还款义务。

  固镇法院始终坚持多元解纷化解机制,实行“委派+人民调解员+法官”的形式,真正实现解决纠纷节省成本,化解矛盾缩短时间。2023年1月至11月底,固镇法院新收诉前调解纠纷数量4146件,诉前调解成功案件3384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81.6%。

  下一步,固镇法院将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不断提高诉前调解工作质效,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小课堂: 

诉前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吗?诉前调解成功后,双方当事人要在30日内共同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不收取任何费用),法院在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后作出确认调解协议有效的民事裁定书,其法律效力与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一样,都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方当事人如果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固镇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