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听取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了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两项工作。
一、淮南、宿州、六安等地法院深入开展“法律七进”
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普法内容。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围绕民法典实施等开展“法律七进”活动69场次。结合法院实际,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普法宣传,接受群众法律咨询,释疑答惑。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界群众走进法院参与庭审、见证执行等活动,感受法治精神,接受法治洗礼。着力强化主动接受监督意识,扎实开展“代表、委员旁听评议庭审”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1393人次。
有效利用媒体,加强以案释法。借助“两微一端”、抖音等自媒体发布信息2000余条,传递法治正能量,引领道德新风尚。与宿州广播电视台、拂晓报社合作,开设《法官故事》栏目,拍摄《法官故事》栏目18期,常态化宣传全市法院系统执法办案先进典型。加大以案释法宣传力度,在国家级媒体开展宣传86次,讲好宿州法治故事。举办新闻发布会10场次,发布典型案例29个,让鲜活的案例成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
立足审判职能,提升普法实效。立足审判执行工作实际,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开展了“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一系列专题普法,着力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把法治宣传充分融入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及执法司法活动中,大力推行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件教育引导群众遵规守法、依法办事,实现办一起案件、普一次法律、教育一方群众。
二、砀山法院推进“梨园法庭”巡回审判
擦亮“梨园法庭”巡回审判品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准确把握群众诉求,聆听群众呼声,将巡回审判作为司法便民的新窗口,构建常态化巡回审判机制,设立巡回审判点,干警们经常带上国徽、卷宗,将庭审现场搬到田间果园,在梨花海里、酥梨园中定纷止争、释法明理,践行司法便民、利民的宗旨。
创新“巡回普法”补足基层短板。依托“梨园审判”巡回法庭,砀山法院将执法办案与法治宣传相结合,既治“已病”,又治“未病”。法院干警将庭审现场变成普法第一现场,让生动案例现身说法。庭后释法、解读案例让乡村群众“零距离”接触法律法规,补足法治意识不足的短板,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法律咨询服务、诉前调解等活动,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助力“砀山酥梨” 产业集群建设。法院干警定期走进果园、果企,走访果农、企业,调研问需,对果农、果企生产生活中普遍关注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执行等有关问题,现场答疑解惑,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对阻扰果农果企纠纷主动调处,为服务保障建设“万顷梨花海”注入司法力量,助力乡村文明振兴。(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