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分割起纷争 “共享法庭”挽亲情
来源:郑莉莉 2024-01-29 13:04:28 责编:聂静洁

“我们父亲都七八十岁了,多亏了‘共享法庭’的调解,不用和叔叔对簿公堂了。”1月24日,在合肥三河镇跨河村“共享法庭”内,村民李某某一家及其叔叔一家终于舒展了眉头。

母亲身故留下遗产 兄弟因分配起纠纷

2018年,张某因病去世,遗留近50平方米的拆迁安置面积,其儿子李某甲和李某乙、女儿李某丙和李某丁以及三名孙子女均是其法定继承人。在遗产分割中,李某甲认为母亲生前由其抚养,其尽了主要抚养义务应该多分点;而李某乙认为其与李某甲就母亲的养老送终此前已经进行了明确约定,母亲的遗产就不应当再分配给李某甲。为此兄弟二人争执不下,始终无法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协商,导致矛盾越来越深。其他五名继承人纷纷放弃继承,家里众多亲戚也三缄其口,不愿牵涉其中。最终,李某甲一纸诉状将其他六名法定继承人全部诉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遗产。

情法并举 “共享法庭”合力挽亲情

三河法庭收到李某甲的诉讼请求后,对该案件展开调查。该案件较为复杂、涉及人员多、意见分歧较大,为尽快帮助双方当事人解决问题,法庭联系了三河镇跨河村“共享法庭”庭务主任,邀请所有当事人、调解员及社区书记、主任等到“共享法庭”进行现场调解。兄弟双方家人因沟通不畅,积怨久深,见面便相互指责,情绪激动,场面一度失控。

考虑到当事人是亲兄弟,为弥合亲情、化解矛盾,法官、调解员及社区书记采用“背靠背”方式对双方进行调解,从法律规定、情感道德等方面对双方进行释法明理,从亲情角度引导双方打开心结、换位思考。

经过多轮耐心沟通、调解,兄弟二人终于放下彼此成见,握手言和,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至此,这场兄弟间的遗产继承纠纷顺利化解。

据了解,2023年,三河法庭主动融入党委政府,结合古镇特点,通过区域与行业纵横布局,在辖区村(社区)和三河景区构建“共享法庭”矩阵,把诉讼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下一步,法庭将继续延伸司法服务职能,以“共享法庭”为依托,办好家长里短“小案件”,做实基层治理“大文章”。(郑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