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言法语太深奥?法律条文理解不透彻?为什么这么判?什么时候可以申请执行……面对一纸冰冷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往往有太多的疑问。
近日,淮北市相山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适用《判后答疑告知书》制度,让司法裁判文书成为人民群众诉权的“说明书”,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判后答疑告知书》随裁判文书一并送达至当事人手中,告知书从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裁判理由、法律适用等方面,明确告知当事人享有的判后答疑权利。当事人可以在收到告知书后三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或电话询问的方式向案件承办人发出答疑申请,承办法官一般会当即答疑,因工作原因无法当即答疑的,在收到申请后十日内进行解答。
判后答疑告知书将当事人的疑惑消除在结案环节,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促进了“潜在矛盾”的预防和化解,有利于达到社会效果和司法效果的统一。
判后答疑是审判工作的延伸,是践行司法为民举措的拓展。相山区法院将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切实把判后答疑工作作为做好审判工作的“后半篇文章”,循循善诱讲明事理,感同身受讲透情理,让人民群众在释法明理中增强司法互动、互通、互信,不断以更实举措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单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