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路灯不亮了,通过协商议事会,工作人员就带着电工师傅进行了维修;村里产业大棚薄膜破损了,由政协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与村委会集体协商,及时制定维修方案……如今,在凤阳县黄湾乡,一桩桩“小事”的化解,已让协商议事平台成为优化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黄湾乡政协联络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按照“协商为民,协商于民”的要求,坚持强组织、搭平台、把重点,着力解决基层协商“谁来干”“在哪干”“怎么干”的问题,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搭建协商平台,服务基层群众。“搭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是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结合乡镇工作实际,让委员服务基层,助推辖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实践。”黄湾乡政协联络组负责人李根茂说。
今年以来,黄湾乡根据村(社区)发展需求,结合“湾事如意”协商品牌创建,建立以党委牵头、部门协调、委员参与的工作机构,充分整合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广场、凉亭长廊等阵地资源,打造协商议事厅、议事亭、协商长廊等符合乡村特色的协商议事场所。畅通群众参与协商的诉求渠道,根据村民生活习惯,采取“板凳会”“庭院会”等易操作的协商形式,将协商议事会开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项目工地,调动了村民参与议事的积极性。目前,黄湾乡政协联络组在村(社区)设立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点7个,配齐村级信息员7名,做到了活动有场地、履职有舞台、群众心声能直达。
加强组织建设,明确工作职责。黄湾乡结合辖区实际,依托协商议事“三商五步”工作法,制定联系群众制度、提案工作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政协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任务和程序规范。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协主导、社区负责、群众主体”的协商议事工作格局,使政协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及时调整协商议事会成员,充分吸纳辖区企事业单位代表、乡村干部、退役军人、法律工作者、群众代表等人员为议事会成员。议事会成员在工作生活中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形成社情民意信息,每月参加一次协商议事活动,确保资源有效利用,成员结构合理,议事依法依规,能充分表达群众意愿。
促进成果转化,发挥实效作用。“你看,这是我们设立的‘湾事如意’协商议事厅,优选了懂政策、会法律、善做群众工作的工作人员,大家轮流值班接待群众。自2023年议事厅成立以来,已接待群众72人。”
黄湾乡坚持“商以求同,协以成事”,聚焦乡村发展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围绕“说、议、办、评”四字流程,助推协商出实效。有事先“说”,通过委员上门说、群众现场说,广泛收集协商议题,需要协商的就拿出来“议”。多方共“议”,以“微协商”的形式,将“议”后形成的意见推进到“办”的环节。合力促“办”,依照事情类型和急难程度,通过督促交办、部门联办等方式,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对于村(社区)党组织无法解决或超出赋能范围的事情,提请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助力协商;需要乡镇层面协调解决的,提请乡政协联络组再次协商。协商议事成果落地后,及时组织群众来“评”,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议事成果测评表等形式让群众广泛评议,确保事项办得了、办得好。
2023年以来,黄湾乡通过协商议事,先后解决了辖区老人吃饭难、镇区下水道堵塞、安置点强弱电施工进展缓慢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多件,实现了以“协商”促发展,以“议事”解民忧。(葛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