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芜湖市繁昌经济开发区某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厂区里,映入繁昌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们眼帘的,是一排排飞速运转的缝纫机,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剪裁、锁边、缝制……机器的转动声不绝于耳,正如厂房外的春日,呈现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在这里签字盖章,签收一下款物交付单。截至今天,本院拍卖的案涉厂房、土地、机械设备及附属设施已全部清点、腾退完毕,今天将上述全部资产移交你公司!”繁昌区法院执行局局长朱玉宝一边让干警将提前准备好的法律文书拿出来,一边笑意盈盈地和家居用品公司的负责人张经理对接交接事项。
“好的好的,谢谢法院!我们公司公章早就提前准备好了,就等着今天这一刻了!”张经理热情地回应,把执行干警们带到一处机器的操作台边,郑重地在文书送达回证上签字盖章。
一边是已承租被执行企业且生产火热赶订单的服装公司,一边是着急进场准备生产的买受企业,针对企业厂房腾空难的问题,繁昌区法院秉持善意文明理念,于近日顺利妥善处置了涉某时装公司的系列执行案件。从立案到顺利执行完毕,虽用时9个月,但最大程度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
资产被转租 “硬”执行陷两难
坐落于繁昌经济开发区的某时装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大量案件陆续进入到执行程序。考虑到涉案企业处于开发区核心地段,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毗邻区重点工业厂区且配套设施齐全,为了最短时间内将厂房以及机械设备等资产有效处置并利用起来,承办法官在接手案件后,迅速厘清了被执行企业某时装公司的资产情况,并制定法拍执行计划。
同时,经走访调查发现,该企业的部分房产、设备等资产已经在2020年2月被时装公司租赁给了第三方企业某服装公司,且收到的厂房租金已全部用于支付拖欠企业员工的工资款项。为不耽误执行进度,承办法官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案,即对企业资产评估拍卖与对厂房资产的腾空同步进行。摇号、评估、送达、平台司法网拍……资产处置工作顺利推进。
2023年9月4日,案件承办人到厂区内张贴《腾空公告》,告知涉案厂房内的承租人限期迁出并腾空厂房内物品。但承租企业服装公司的负责人张某主动找到案件承办人,表示因该企业与时装公司约定的租赁期限尚未到期,前期已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了厂房及设备等改造。另外,公司近期订单猛增,企业员工多达几百人,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要是在此时搬迁,势必造成订单延误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希望法院能想想办法,后期适当延长搬迁时间,让其赶完手中紧急的订单,同时找好搬迁的厂房。
了解张某反映的情况,承办人表示在后期厂房腾空时一定会慎重考虑,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权益的影响。2023年11月6日,某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以最高价2950万元竞得该标的物,竞买人第一时间找到案件承办人,希望能尽快腾空厂房完成交付。一边是已承租被执行企业且生产火热赶订单的服装公司,一边是着急进场准备生产的买受企业,如何妥善化解腾退难题?案件承办人陷入两难。
空间换时间 强联动“软”化解
“如果不考虑被执行企业和案外人企业的各种困难因素,依法强制对案涉厂房等进行强制腾空,无异是‘急功近利’,对被执行企业的员工利益以及案外人经营都将产生不利影响。”繁昌区法院在综合考虑买受企业与案外人服装企业的意见后,主动与经开区管委会对接,以期通过府院联动,协调化解案涉企业腾退及竞买人企业顺利进驻的难题。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葛义俊挂帅,协调对接经开区管委会领导、竞买人企业负责人、承租人企业负责人就双方如何交接的问题多次召开协调会,会商具体腾退及如何交付的问题。
考虑到涉案厂房中仅有部分厂房及食堂是承租人企业正在使用的,其余办公楼、宿舍楼等均为空置的状态,案件承办人综合考虑案件,协调双方企业负责人,初步制定部分交付及剩余部分由承租人逐步腾退的执行方案,即先将闲置部分的厂房、办公楼、宿舍楼交付给竞买人企业,由竞买人企业先行进行装修、改造、进驻设备等。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开发区管委会,给承租人企业寻找合适的厂房用于搬迁。通过空间换取时间,争取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同时叮嘱双方企业负责人在过渡期间,妥善保管好涉案处置的财物、自身企业员工的安全,这一方案也得到了各方的认同。
3月27日,繁昌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文保带队,来到原某时装公司厂区进行跟踪回访,同时由执行局局长进行最终的资产交接程序。至此,涉案厂房及资产处置到位2950万元,涉被执行企业系列执行案件得以顺利执结,案外人企业与新买受企业就资产交付事宜也得到妥善解决。
繁昌区法院始终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不囿于传统强制腾房“就案办案”的路径依赖,坚持以能动司法践行“公正与效率”,以“刚性”执行与“柔性”疏解相结合,努力将对企业的影响降至最低。下一步,区法院将继续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找准司法服务着力点和切入点,在执行领域精耕细作,彰显善意执行的司法温度,努力将每一起执行案件精准打造成“善意执行优服务、助企纾困强保障”的繁昌样本。(沙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