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矛盾纠纷在检察环节高质效化解
来源:高宏 2024-04-30 14:46:41 责编:聂学剑

“感谢检察官,感谢检察院。”4月24日上午,当事人老刘带着全家老小来到太和县人民检察院 ,将写有“检察护民生 真情化纷争”的锦旗,送到检察官手中。

2018年,付某向老刘借款10万元,付某与妻子陈某在借款手续上签了字。借款到期后,老刘多次向付某催要欠款,均未归还。后来,付某外出下落不明,10万元没有了着落。于是,老刘起诉至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陈某账户被查封,并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我和付某离了婚,还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已经很艰难了,还要替付某承担10万元债务陈某越想越委屈。随后,陈某来到太和县人民检察院申请对这起民间借贷纠纷进行监督。

案件受理后,太和县人民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在全面审查案件材料及进行充分调查核实后认为,案件很好结,心结却难解。为实质性化解双方矛盾,检察官组织召开了公开听证会,效果不够理想。后来,双方又在陈某所住小区发生争执,继而引发治安案件。事不宜迟,眼看双方由怨生恨。承办检察官认为双方原本是邻居,有和解的基础,立即主动联系双方当事人到辖区派出所,并邀请市人大代表王平义、辖区民警参加,多方联动、共同发力,为他们进行调解。经过5个多小时的耐心释法说理,老刘和陈某终于达成还款协议和治安案件和解协议。通过民事检察和解,双方当事人的“心结”打开了,实质性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诉源治理,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不多见,不多见。”王平义连声说道,“案件办的几方都满意,都来感谢检察官,这个案件办的好,办的妙,办案效果呱呱叫。”太和县人民检察院在推进“检护民生”专项活动中,聚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人大代表+检护民生+N”的工作模式,从“和”出发,向“解”而行,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