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经验”激活南陵社区矫正新动能
来源:南陵司法 2024-06-11 17:23:52 责编:聂静洁

近年来,芜湖市南陵县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不断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以底线安全为立足点,心理矫治为切入点,“村居两委”为着力点,积极构建全面覆盖、动态管理、信息共享的社区矫正新格局,为实现社区矫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明晰底线安全为立足点

信息监管布设“高压线”。该局严格落实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度,依托“安徽省社区矫正情指行运行一体化”平台,以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实时共享动态数据,发现辖区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提高矫正监管水平。

“队所联动”筑牢“防火墙”。邀请县检察院驻点监督,采取“四不两直”、入户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对排查出的思想性、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做好教育引导、心理疏导;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风险指数逐一梳理、认真研判、分析对策,及时调整管控措施,做到信息灵、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已开展队所联动集中活动6次。

警示教育架起“探照灯”。每年常态化组织重点社区矫正对象入监沉浸式体验“高墙里的生活”警示教育活动,实地参观监区医疗、康复训练、食堂、住宿设施、劳动生产车间等场所情况,并现场邀请监管区民警进行场所教育矫治。

探索心理矫治为切入点

架起个体咨询的交流“点”。现已建成5个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同芜湖华周心理学校签订心理教育疏导协议,安排心理咨询师定期对需要进行心理矫治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一对一帮扶,针对入矫、在矫和解矫阶段的不同心理及行为需求,开展摄入性谈话、心理测试及状况分析,心理个案疏导4人次。

铺开团体咨询的覆盖“面”。每月定期开展团体心理咨询,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专业心理测评。今年以来,心理筛查350人次,测评结果将作为社区矫正对象实行矫正、制定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

突出“村居两委”为着力点

契合县情,做优做实机制。结合县情及试点经验,出台《南陵县村(社区)两委协助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印发《村居帮矫人考核办法》,绘制“村和社区两委协助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图”“帮矫人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图”,规定村(社区)两委的21项职能和帮矫人17项职能,将“村居两委”参与社区矫正情况全面纳入综治考核、镇村考核指标体系。

契合社情,选好帮教力量。动员社区的老党员、老教师和留守乡村的退休村干部等积极参与,本着矫正对象很熟悉、很信任的原则,由村和社区两委推荐,组成了一支近300人的帮教队伍。充分发挥帮教队伍关系亲、地缘近、信息灵、处置及时优势,多频次入户走访核查,协助了解社区矫正对象思想动态、活动范围、社会交往等情况,保证监管矫正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契合详情,给足保障要求。借助社会力量、民政救助、“黄丝带”帮矫等载体,有效整合县镇村困难救助、矛盾调解、就业创业、心理咨询等各类资源,确保困难社区矫正对象生活稳定。2023年以来,县司法局联合“村居两委”帮矫人走访社区矫正对象500余人次,组织开展社区服务20余场次。(南陵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