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件,大民生”,工资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依靠,及时解决农民工忧“酬”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近日,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法院“谢大姐”调解工作室调解员高效调解了6起劳务合同纠纷,让农民工不再“忧薪”。
2023年8月初,被告黄某雇佣原告张某等6人,在黄某从被告合肥某公司承包的工程项目处从事焊接工作。工作结束后,2024年1月31日,黄某及合肥某公司为张某等人出具了一份工资表和承诺书,载明拖欠张某等人工资共计31060元,并承诺还款日期。可至张某等人起诉之日,黄某及合肥某公司也未按承诺为张某等人结清工资,无奈张某等人诉至法院,请求按合同给付工资款。
为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本着有效化解矛盾、实质性解决问题的目的,“谢大姐”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在收到案件后,便立即与合肥某公司法定代表人邱某取得联系。沟通初期,邱某表示公司不愿承担该费用,调解员没有放弃,通过以案释法,耐心为邱某说明其中的法律关系后,邱某表示如果黄某愿意偿还,公司可以考虑承担连带责任。有了邱某的回复,调解员马不停蹄地找到黄某,希望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尽快化解6起纠纷。“虽然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但张某等人实际已提供完毕劳务,依照法律规定,应当支付劳务费用。”调解员一方面从法理的角度向黄某释明法律事实、法律关系的认定;一方面将黄某现阶段的实际困难如实告知张某等人,并转达黄某的支付意愿,提出适当延缓支付时间的调解方案,耐心做双方思想工作,这才让僵持的气氛得以缓和,调解得以继续进行。最终,在调解员的见证主持下,双方当事人放下成见、冰释前嫌,达成一致调解意见,黄某自愿偿还张某等6人的工资,并于调解当月月末前一次性支付完毕,如黄某未能按照上述约定履行支付义务,则合肥某公司承担连带支付义务。
守护好农民工的血汗钱,解决好农民工薪“愁”问题,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还关系着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该批案件的快速办结,是法院诉前调解工作不断强化的一个缩影,下一步,谢家集区法院将继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诉源治理,加强诉调对接,让司法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暖心,真正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落到实处。(郝灵芝 肖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