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真没想到现在打官司这么方便,从立案到结案才用时七天,调解都不用去法院!”近日,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法院利用微信“出庭”小程序,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的同时,其合法权益也及时有效地得到了维护。
张某与李某打工相识,后因李某做生意需资金周转,便向张某借款2万元。张某通过微信转账给李某后,李某向张某出具了借条。但当张某就借款事宜联系李某时,李某却迟迟未作出回应,张某无奈诉至法院,请求李某偿还借款本金。
案件受理后,考虑到该案件事实清楚,具有调解的基础。承办法官便尝试与被告李某取得联系,在送达团队通过电话及邮寄送达均无果的情况下,承办法官又尝试用手机向被告发送案件的应诉材料,告知其积极联系法院,否则将会承担缺席审理的不利后果。
次日,被告李某看到短息后,主动与承办法官联系。经了解,被告李某表示目前在外工作繁忙,电话设置的屏蔽,看到短信后才知道被起诉的事情,欠原告张某2万元借款属实,但现在自己经济困难,希望能够分期还款。得知被告李某有调解意向后,承办法官立即联系原告张某。张某表示同意分期还款,但是由于自己不在本地,无法到法院现场调解。承办法官遂通过微信“出庭”小程序组织双方线上调解。最终该案从立案到结案,仅用了七天便得以顺利化解。(王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