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心” 化“烦心”为“省心”
来源: 朱颖 2024-06-25 10:11:34 责编: 余红霞

今年以来,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打造街道、社区两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运用合肥市综治中心“和合码”平台让数据流转代替群众跑路,构建多元联动调解机制,组建4支专业调解团队,规范矛盾纠纷受理渠道、办理流程,努力把人民群众的“烦心事”变成“省心事”。

用好“枫桥经验”,群众纠纷“一站式”解决

6月11日,胡阿姨忧心忡忡地来到化解中心:“请问你们这里可以帮我讨要医药费和工资吗?”中心的工作人员递上一杯茶水,安抚道:“阿姨,您别着急,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经过交谈,了解到原来胡阿姨在辖区一酒店后厨工作8年,1月份上班的时候突然摔倒了,后到医院治疗,现在与酒店一直没谈拢医药费及工资补偿事宜,中心工作人员将这一纠纷登记到平台上流转到街道城市管理部调解员账号,随即开展进一步调解工作。

前期,城管部调解员多次给双方打电话了解情况并劝导,几天后,司法所、城管部邀请律师组织双方来中心现场开展调解,经多轮沟通,街道调解员从多角度给双方当事人做思想工作,律师通过平时办案经验及《劳动法》相关专业知识给双方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用工方酒店现场支付胡阿姨医药费、车旅费、工资补偿等共18276元。胡阿姨表示:“心里的一桩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从最终来中心的愁容满面到最后离开中心时的乐呵呵笑盈盈,这是全街调解员一直努力的方向。

提升中心知晓率,努力刷屏居民“朋友圈”

“小同志,给我个地址和联系方式,我要发朋友圈点赞宣传你们中心!”听了李大哥的一席话,“小五预警巡查队员”和中心的调解员们的心里都暖暖的。

近日,“小五预警巡查队员”--小区网格员在董大郢恢复楼小区巡查时,家住3栋105的李大哥向其诉苦,反映小区雨水管均在每家每户的南面阳台,最近,这根雨水管出现渗水现象,且渗水越来越多,严重影响自己的居住生活,网格员得知此情况后,向中心调解员汇报,调解员和网格员当天就喊来物业水电师傅现场勘查,原来是因为管道安装在阳台,楼上部分用户的洗衣机放在阳台上,排水管直接伸到了主水管中,久而久之,杂物堆积冲下来,造成一楼李大哥水管出现堵塞、返水、渗水现象,李大哥了解原因后认为维修费用应与楼上用水住户共同承担,调解员随即进一步与楼上住户进行沟通,后发现二楼和四楼阳台用水,经调解沟通,两家房主均表示愿意承担此次维修费用,三天后,维修师傅进行管道维修,三家住户共同承担维修费用。后来,调解员打去电话了解情况,李大哥表示已经完全不渗水了,现在生活更舒心了。

完善回访机制,百姓彻底告别“烦心事”

最近,在海亮小区物业公司做保洁工作的刘女士、郑女士二人来中心寻求帮助,称物业公司拖欠其二人23年5、6、7月份工资共计12000余元,中心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与物业公司及物业公司的主管单位江苏无锡世贸公司交涉沟通,了解详细缘由,并表达当事人的诉求,经多次与双方沟通调解,物业公司表示后期会发放所欠工资。

物业公司明确表态后,中心处理这一纠纷的调解员定期与双方当事人沟通,长期回访,经后期多次督促物业公司并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最终物业公司将拖欠工资12000余元发放给两位当事人,刘女士、郑女士特地为街道化解中心送来感谢锦旗:“多亏了你们啊,血汗钱终于要回来啦!再也不用为这个事烦心啦!”

据悉,自该中心运行以来,一直把“矛盾化解好”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核心,通过综合施策、协同作战,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升级、矛盾上交,让群众的“烦心事”变成了“省心事”,也获得了群众对中心的认可、信任和点赞。截至目前,通过“和合码”录入矛盾纠纷2220件,办结2213件,办结率99.7%;形成书面卷宗165件;受理信访网络投诉29件,同比下降35.5%;零赴省、进京访;共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5万余元,追回薪资165万余元。(朱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