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6月28日下午,六安市裕安区举办区直机关“绿色振兴 赶超发展”先锋行动先进事迹报告会。
报告会上,裕安区检察院干警吴萌以“拨开成长迷雾 倾心守护成长”为主题,宣讲该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韩云静十余年如一日坚守未成年人保护阵地,用检察“她”力量,呵护未成年人成长的先进事迹。
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近10年,不管是案件办理,还是普法宣传,韩云静始终奔走在一线。她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取得卓有成效的实绩,获评全省未检业务标兵、全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行动先进个人、全市七五普法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凝聚力量,提炼四色未检工作理念
近年来,为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未检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韩云静带领同事深入思考,立足“四色裕检”文化,提炼“蓝色慎思、红色关爱、绿色护航、黄色筑梦”“四色未检”工作理念。
想方设法,只为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
韩云静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件过程中,发现该未成年人家庭情况特殊,本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父亲早年去世,母亲改嫁,平时与祖父母生活,家庭贫困。她与同事前往孩子所在地公安、司法、村委会多次沟通,为其量身定制考察方案。考验期期间引导嫌疑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其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自身价值。同时,鼓励嫌疑人重返校园,就读于我省某高校。不起诉决定作出后,考虑该其家庭经济状况和健康问题,又对其进行司法救助,帮助其治疗和完成学业。
在办案过程中,韩云静注重对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方式的思考,多样化开展帮教。一方面,积极联系专业人员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家长开展亲职教育,引导他们纠正错误的子女教育方式、融洽亲子关系;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公益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等社会力量共同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帮教。此外,针对居住在外的涉罪未成年人,积极联系当地的检察院、社工组织协助开展异地考察帮教。
组织涉罪未成年人参加检察开放日、主题法治夏令营等法治宣传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帮教活动,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更好地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竭尽全力,为未成年被害人筑起温暖的港湾
在办理一起医院护工侵害未成年住院病人的刑事案件时,遭受侵害的孩子患有精神分裂症,韩云静在依法起诉被告人的同时,积极联系区有关单位为孩子落实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支持孩子及其家人向被告人、涉事医院提起民事诉讼,最终被告人被绳之以法,孩子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的维护。当他们带着锦旗来到裕安区检察院表达感谢之时,看到孩子脸上洋溢着的笑容,韩云静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积极履职,以检察职能发挥助推未成年人综合保护
未成年人的保护,仅靠检察机关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各界等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才能给未成年人提供最全面的保护。韩云静在履行涉未成年人犯罪审查起诉职责中发现,部分宾馆、酒店存在违规接待未成年人行为,她多次前往主管机关沟通、磋商,向主管机关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宾馆酒店等住宿场所的法律政策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为了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未成年人的队伍中来,她与同事奔赴学校、社区、医院宣传强制报告制度,形成保护合力。
步履匆匆,只为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间
韩云静深知,“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因此,在办理案件的同时,她还奔走在普法宣传的最前线。韩云静受聘担任皖西学院法学院兼职实务讲师、六安实验中学法治副校长,积极推动该院院领导、其他干警30余人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将法治资源向偏远乡镇倾斜。同时,还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活动,录制普法微视频,不断拓展法治宣传路径。通过她与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了解法律的人越来越多,孩子们维权意识越来越强。
时刻自省,争做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检察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韩云静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办案中,她用各项纪律规矩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检察官的良好形象。生活中,她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检察官的忠诚与担当,为未成年人撑起了一片法治艳阳天。(陶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