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治意识,有效化解行政争议。提升合法性审查工作质效,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探索建立“1+N”多元主体参与的审查工作机制,提高审查质效,保障依法决策。推进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全市加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意见》。加强复议应诉监督,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严格依法办案,妥善处理各类行政争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源头治理,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持续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见》。持续推进调解品牌建设,培育打造“亭(听)我一句话”“儒您所愿”等调解品牌,通过“我来评评理”“大家来点评”等方式,依法妥善解决群众诉求。着力推进常态化排查化解,发挥好人民调解第一道维稳防线作用。加大安置帮教工作力度,完善衔接及服务管理协作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刑释人员管理。深化“调解+信访”工作机制,实行“清单+闭环”信访事项管理。
强化便民利企,不断增强法律服务质效。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公证服务进村居(社区)、进企业园区,开展仲裁专项治理和法律援助办实事,着力打造“亭解忧”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创新开展涉企执法增值服务,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努力为企业提供法治增值服务。优化涉企法律服务,深化“法律服务进万企”“仲裁进企优环境”活动,畅通“小微企业法律服务专线”。
强化基层基础,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指导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扎实做好“双提升”工作,细化工作举措,不断提升满意度。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加强律师行业自律,规范涉黑涉恶案件代理。持续开展“打早除小”专项整治,推动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滁州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