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两级法院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实践效果良好的党建工作品牌。今天,就一起来看看长丰县人民法院在党建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
党建工作是法院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长丰法院双墩法庭党支部与邻湖社区党总支以支部共建为契机,成立长丰法院双墩法庭助企为民法官服务站,既是长丰法院深刻把握人民法庭处于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第一线与守护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辩证统一关系,有效发挥人民法庭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坚持新时代基层人民法庭“三个便于”工作原则,推进基层人民法庭“三进”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的创新尝试。
主要做法和方法步骤
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加减乘除”,努力让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经济发展“生机盎然”。
加:加强联系,问需于企
创新形式,以邻湖社区为纽带,根据“四员一律”进社区的网格划分,确定每位法官联系的“网格企业”,加强与园区企业的对接。通过发放便民联系卡、法律知识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等形式,与园区企业建立联系,通过普法宣传及法律咨询等服务,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不定期召开与辖区企业的座谈会,通过走访调查、公开联系电话、设置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立足辖区企业发展要求,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双向走访,深入企业开展法律讲堂、以案释法活动,增强法治观念,引导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公平竞争。
减:减轻诉累、多元解纷
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深入推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网上开庭等“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让当事人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完善诉讼辅导、诉讼风险告知、判后答疑等制度,帮助当事人正确有效行使诉权。对突发性、群体性重大涉企案件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对困难企业针对不同情况缓、减、免交诉讼费。
乘:推“乘”出新,高效便捷
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完善民商事案件快速化解机制,依法快立、快审、快执。积极推进“分调裁审”工作机制改革,加大速裁工作规范化建设,并以速裁工作为指导和保障,推动多元调解更加专业化,努力实现大批纠纷在诉讼前端快速、依法解决,提高涉企案件立案效率、审理效率。
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与社区党组织、政府职能部门、人民团体、特邀调解员等部门共建,积极吸收社会力量进入诉讼前端,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程序安排、效力确认、法律指导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发挥司法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引领推动作用,确保调解实效。充分发挥劳动争议等案件诉调对接机制作用,依法公正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除:除恶务尽,风清气正
聚焦重大涉企案件线索,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侵犯财产类犯罪,确保市场主体的财产安全。坚决打击在招商引资、项目审批、收受征管中的行贿受贿、渎职犯罪,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依法惩治黑恶势力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向各类市场主体及其经营者收取“保护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犯罪;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依法打击虚假诉讼、恶意诉讼行为,维护辖区企业安全、有序、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主要成效和反响
1、常态化工作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常态化开展送“每月一企”活动,法官服务站成立至今,先后走访了安徽舜禹水务公司、荣事达第六工业园、长丰农村商业银行、世纪金源物业公司等企业。通过走访调研,实地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听取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困难及司法问题,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通过理论陈述、案例分析、方向指引等方式,对企业如何提升合法合规经营意识、如何提升管理能力等问题深入讲解和剖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深入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提升法律意识。
法官服务站成立后,先后深入社区、校园、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在校园普法中,王劲松法官担任合肥四十二中北城世纪城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吴学梅法官担任毒品预防教育兼职教师。在社区普法中,结合实际情况,对辖区居民普遍关注的物业管理纠纷热点问题,对长丰法院受理因房屋渗水漏水、家里被盗等为由拒交物业费等案件类型,深入解读了物业公司与业主各自的权利义务及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物业纠纷,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开展多元解纷,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
借助人民调解等资源,引导群众通过调解组织、司法所等机构进行调解,既节省了人力财力物力,也能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长丰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