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步推进“终本清仓”工作,最大限度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2024年以来,肥西县人民法院全力开展“终本清仓”执行攻坚行动,不断完善终本案件的管理,梳理案件并建立分类台账,探索执行方式和措施运用,着力推动终本积案、沉案实质性化解。
奔赴异地执行
多年纠纷终化解
2020年,刘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原因是张某驾驶车辆与其驾驶的车辆发生碰撞,致其受伤致残。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穷尽各种措施,始终未能发现被执行人张某可供执行的财产,张某也下落不明。无奈之下,只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考虑到刘某因该次交通事故致残,失去了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困难,执行法官为其申请了司法救助。
四年来,执行干警从未放弃寻找张某,并多次前往其家中寻找。在近期开展的“终本清仓”专项集中行动中,对终本案件被执行人信息进行筛查后,执行干警再次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通过公安机关联动协查,终于获得张某的活动区域。
执行干警冒着高温,奔赴广东省,迅速进行情况摸排并制定执行方案。通过对附近商户的走访,干警成功找到张某。“你们是怎么找到这儿的?”被执行人张某错愕不已。
执行干警随即告知张某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张某态度渐渐发生改变,向执行干警讲述其现在所面临的困难,并表示会想尽一切办法把钱凑齐。考虑到张某收入微薄,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经过多次协商,双方最终达成执行和解。近日,张某将凑到的款项一次性支付给刘某。至此,长达4年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得以顺利执结,该案顺利“出清”。
执行110迅速响应
强制执行有力度
多年前,解某成与解某是好友,解某成因经济紧张向解某夫妇借款6万元,并出具借条承诺2021年12月底之前还清。债务到期后,解某夫妇多次催要无果,以致成讼。法院判决生效后,解某成仍未履行,解某夫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受理后,被执行人解某成依然未自动履行。通过查控,也未发现其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干警多次到解某成住所地进行走访调查,并对其采取限消费令、纳入失信黑名单等多项执行措施,但其一直拒不配合执行工作,并且长时间不在家中居住,隐匿行踪,该案只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法官,我发现解某成了,你们快来!”8月8日,解某拨通“执行110”,称其已发现被执行人解某成的下落,执行干警立即动身前往被执行人所在地点将其传唤至法院。被执行人起初摆出一副既不还款又不协商的样子,面对被执行人如此藐视的态度,执行法官当即告知要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被执行人只能联系亲朋好友,经过一晚上的“凑款”,履行了部分款项,剩余款项与解某达成了每月按期支付的和解协议,被执行人儿子就剩余款项提供担保。
法官“唠嗑式”执行
“终本清仓”显实效
“法官,您好!我今天将15万元全部转账给某仓储公司了。虽然公司近几年比较困难,欠了不少外债,但是在您的耐心劝说下,我都不好意思不赶紧凑钱还款了……”近日,执行法官接到某生物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电话。
2021年,某仓储公司与某生物科技公司签订为期一年的《厂房租赁合同》。合同履行期间,某生物科技公司长期拖欠房租,仓储公司诉至法院,经审理判决解除双方之间签订的《厂房租赁合同》,某生物科技公司支付某仓储公司尚欠的租金及占用使用费共计15万元。
判决生效后,某生物科技公司仍拒不履行,某仓储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多次联系被执行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但其一直回避推诿。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后,仍未发现被执行企业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执行陷入僵局,暂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
案件虽已“终本”,但执行法官并未放弃,多次尝试后终于加上了被执行企业法定代表人微信,经常与对方发微信“唠嗑”,持续开展释法教育,向其强调拒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和影响。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后,该法定代表人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最终将所欠租金及占用使用费15万元一次性转账支付给某仓储公司。(杨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