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司法局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来源:赵玲 2024-08-22 17:25:35 责编:费伟

近年来,蒙城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局认真贯彻省市社区矫正工作部署安排,围绕监督管理、教育帮扶主责主业,聚焦规范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教育、信息化运用,全力提升教育矫治质效,有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良性发展。

规范化建设优化执法环境。县社区矫正中心划分教育帮扶、监督管理、综合业务3个功能区,设置教育培训、心理辅导、训诫、宣告、自助矫正等18个业务室。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执法规范和操作流程,从矫正对象接收、风险评估、矫正方案制定,到实施监管、教育、帮扶等,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通过规范化建设,社区矫正执法环境更加优化,为规范化、科学化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精细化管理提升监管能力。建立“分类管理、分段教育、分级处置”模式,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建立起衔接有序、监管有效、处置有力的工作格局。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入户走访、村(居)协作配合等工作,特别是在重大节会、敏感节点落实日调度、零报告制度,大大提高了对矫正对象的监管能力。截至7月底,开展电话抽查3000余人次、视频巡查200余人次、入户走访1000余人次,做到对社区矫正对象行动轨迹清楚、工作生活掌握、思想动向明了,有效提升了监管水平。

精准化教育提升矫正质效。创新开展“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法律”集中教育工作。结合社区矫正人员所犯罪行、生活工作情况、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政治等,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集中教育,使集中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容易被社区矫正对象接受。同时针对矫正对象不同需求,开展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矫正对象认识错误、改正行为、提高素质、适应社会。截至7月底,开展集中教育学习120余场次、心理辅导20人次,实现了社区矫正对象“管得住、矫得好”的目标。

信息化运用提升智能水平。充分发挥社区矫正指挥中心、社区矫正智能管理平台及智能APP作用,开展社区矫正临时点验、随机抽查、每日查验、每日通报、指挥调度等工作,实现了对矫正对象的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和精准干预。持续更新完善机构人员、业务数据、定位数据、文书档案数据等各类基础数据库建设,全面动态掌控矫情态势,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从人工管理到智能化管理、从单一管理到集约化管理的转变。截至7月底,县社区矫正局共发出告警信息15条、视频点验100余次、指挥调度20次,实现了社区矫正安全稳定。(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