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社区‘法律明白人’的一番讲解分析,我终于明白了下水管道漏水这么简单的一件小事,背后竟然存在这么多种法律关系和责任赔偿主体......”家住黄山路社区奥元城市壹品小区刘先生,前不久遭遇了阳台公共管道漏水,造成一定财物损失。在听取了黄山路社区“法律明白人”就相关法律关系分析研判答疑及损害赔偿责任认定划分的一番见解后,恍然大悟。
为积极推进“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中发挥正向作用,近年来,稻香村司法所认真做好“法律明白人”选任,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训,强化“法律明白人”职责,总结提炼“法律明白人”经验,借力“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关系熟、法律政策熟的载体优势“出海”,畅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扎根一线,做法律法规“宣传员”。全街道13名“法律明白人”在社区政务公开栏公开身份、公布联系电话,明确工作职责,承诺服务质量及办结时限,主动受理群众提出的咨询服务、法律疑惑。利用其身处基层一线、与居民生产生活在一起的天然优势,着力开展“线上+线下”“独普普+众普普”等普法宣传教育,有机契合各类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联合“四员一律”“娘家人后援团”、普法“帮帮团”等组成普法志愿服务团队,走街串巷,深入居民小区、学校、单位、社区网格等,大力营造宣传讲解贯彻《宪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社区法律服务微信群,定期发布法律小常识,转发以案释法小故事,推送精心制作的法律小贴士、短视频,及时回复解答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架起了法治为民的“连心桥”。
扑下身子,做社情民意“信息员”。结合“周末议事厅+网格化+六情”大走访大摸排大起底活动,加大对重点人群、困难群体、重大事项的摸排管控力度,深入小区、企业、市场、工地走访巡查,并在各居民小区、市场商超等重要场所“摆摊设点”,现场受理群众矛盾纠纷,了解征集社情民意,详细记录并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开处方”。
“过去社区干部都是坐在台上讲,我们在台下听,双方之间没有交流,群众不喜欢。现在变了,社区‘法律明白人’‘沉’下来,和我们坐在一起,认真倾听我们的心里话,感觉很亲切,解决问题效果也很好!”朝阳社区五里华庭小区居民杨大姐感慨道。
五里华庭是回迁小区,一度管理混乱,物业公司服务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区居住环境和安全感,居民意见很大。社区法律明白人在日常巡查走访中得知信息后,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到街道社区建设部,社区建设部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责令该物业公司逐一对照“负面清单”,认真梳理研判,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强化管理服务意识,保障群众安居乐业。通过一段时间真抓实干,立行立改,小区安全整洁的环境秩序又得以恢复,群众纷纷点赞称好。
优化举措,做矛盾纠纷“化解员”。“在我们社区,有难事愁事首先想到去找‘法律明白人’,根本用不着东奔西走,问题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圆满解决。”提及社区“法律明白人”,家住合力家园小区的王大姐信心满满。今年7月底,王大姐与辖区某保洁公司发生劳资争议,因为讨要工资款未果,王大姐情绪十分激动,双方多次发生言语及肢体冲突,眼看矛盾一触即发。朝阳社区“法律明白人”接到信息报告后,第一时间介入调处。经过数日来不懈努力和精心协调,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受雇佣的王大姐获得保洁公司劳动报酬及加班、社保等各项补偿合计3500余元,一场看似棘手纠纷得以迎刃而解。
“法律明白人”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积极有效介入矛盾纠纷、反映投诉、意见建议等问题多元化解,找准争议关键,厘清工作思路,通过“背靠背面对面”、情感触动、利弊分析、冷热调节等多种方式多种举措相结合的匠心调解,纾解双方情绪,讲解法律法规,帮助双方回到情感出发点,理性面对,换位思考,摆正心态,将心比心,实现群众利益诉求“最大值”。( 夏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