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蚌埠市禹会区张公山街道创新了居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各社区建立“张公解忧室”自治平台,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依托“红心365”党建平台+“张公解忧”居民议事会,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张公解忧室”(文轩站)刚挂牌不久,就解决了一件棘手事。多名居民反映某小区存在私拉电线充电、私搭乱建等安全隐患问题。工作人员走访调查,发现该小区内有16户人家私开后门,圈起了小别院,还有的私拉充电线.....为此,“张公解忧室”(文轩站)召开居民议事会,党员志愿者和居民代表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想法和建议。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讨论,大家商讨出了解决方案。
对私搭乱建现象,党员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逐户上门动员,终于16户全部同意拆除;关于电瓶车乱停放问题,文轩社区与施工方、居民议事会反复讨论研究,在小区南北二侧,配置安装膜结构充电桩200个。
目前,张公山街道8个社区均建立了“张公解忧室”,吸纳人民调解员116个,专业调解队伍4支。今后,张公山街道将继续深耕“红心365”+“张公解忧”工作模式,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教育和组织、引导辖区广大党员,特别是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坚持实施党员“活力工程”和“双好”工程,并通过“张公解忧室”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解决居民反映的急、难、热点问题,引导党员和居民更多地参与到民生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让社区“独唱”变身“大合唱”。( 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