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潜山市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创、高端引领、集群推进”的思路,盘活利用闲置农房校舍,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叫响了“皖美潜宿”品牌,先后涌现了海心谷、归云居、一品峰、清然居、陋室邂逅、西津渡等一大批精品民宿。其中,张家国投资的海心谷民宿获评全国首批乙级旅游民宿,“海心谷”“陋室邂逅”“一品峰山庄”“云山影”“西津渡”“清然居”“林韵山居”七家民宿入选全省“皖美金牌民宿”。截至目前,建成运营精品民宿70余家,普通民宿200余家,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经营收入6亿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间接带动就业8000余人,为和美乡村增添了新色彩,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一
潜山发展民宿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起点高。第一家民宿“海心谷”2018年建成营业,短短三四年时间如雨后春笋向环天柱山、沿潜水河、环浒山湖扩展蔓延,呈现井喷式发展和高端化、集群化的特征,在皖西南、在安徽、在长三角已经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成为人们康养休闲“皖”美之地,也“宿”造了乡村美好生活。
一是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潜山把小民宿做成了乡村大产业、发展成旅游大市场,让“老房子”成为“打卡点”,“闲置农舍”变成“乡愁客栈”,“传统村落”蝶变“旅游新村”,村民从“守着好风景”到“吃上旅游饭”,民宿经济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带动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二是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撑。打造富有潜山特色、传承民俗文化的精品民宿,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和经营人才,盘活了乡村大量闲置资源,创造出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多元体验产品,满足了城市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使得民宿本身成为一种旅游吸引物,从乡村旅游的配角走向主角。
三是成为天柱山旅游的重要补充。环天柱山发展民宿,不仅丰富了天柱山旅游内容,还带动了周边农家乐和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助推天柱山旅游从观光游向度假游转变,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二
“皖美潜宿”品牌快速崛起,既得益于潜山所拥有民宿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更是潜山市委市政府主导推动的结果。
一是政府主导,积极推动。我国的民宿行业大多是自发形成,但潜山从第一家民宿立项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上了“政府主导”的烙印。潜山成立乡村民宿发展领导小组,连续三年召开促进民宿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出台产业规划,对民宿发展用地、产业融合、基础建设、服务设施等要素提供保障;制定特色支持政策,对符合标准的精品宿实行“以奖代补”,最高可达150万元;2021年,成功在全省率先争取民宿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发放试点,使潜山民宿迈出合法经营一大步;出台了《潜山市乡村旅游民宿等级划分与评定细则》,推动潜山民宿走上了规范发展之路。
二是谋划项目,“双招双引”。旅游主管部门和乡村组织积极引导环天柱山、沿潜水河、环浒山湖景区周边有闲置废弃农房的农户,聘请民宿专家“一户一主题”进行设计改造,让越来越多的闲置房屋蝶变成特色民宿,许多村民成为民宿达人。同时,大力推进“双招双引”,海心谷、天鹅堡、槎水慢庄、陋室邂逅、森山云宿等精品民宿,都是外地客商来潜建成运营的,外地客商不仅带来了投资,更带来了先进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带动了潜山民宿业整体提升。
三是优化环境,强化配套。完成乡村交通干道工程建设,提升乡村公路安全等级水平;完成民宿群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完成旱厕改造、安全饮水和电网改造全覆盖;启动整村整片美丽庭院建设项目,全面提升民宿环境,为民宿发展增添了后续力量;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组织党员志愿活动,处处可见“红马甲”、“服务点”,村风民风持续向好;乡村组织还为村民担保发放民宿专项贷款,帮助经营户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四是成立协会,规范发展。及时指导成立市乡村三级民宿协会,协会既是“管理员”,又当“服务员”,积极与文旅部门和风景区沟通衔接,为民宿企业对接规划服务;加强对外联络,帮助经营户开拓市场客源;积极引导业主加强行业自律,自觉规范经营,助推潜山民宿行业从“游击队”到“正规军”,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逐步走上规范管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三
潜山发展民宿,源于偶然,实则必然。“皖美潜宿”的成功对当前民宿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一是乡村产业发展既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又要因势利导、精准破题。潜山能发展民宿,因为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完善的大交通格局及乡村路网,加上“四宜”特色村镇建设的环境基础,为民宿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是不是有了条件就能自然发展呢?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因势利导。潜山民宿快速发展于疫情期间,当时人员不能出入、旅游形势很不好,如何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潜山市委市政府危中寻机,决定结合“四宜”特色村镇建设推进民宿产业发展,而且紧抓不放,久久为功,终成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二是既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村民积极性,也要大力引进外来人才和资本。“皖美潜宿”的来源一是农户闲置农房改造成特色民宿,二是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返乡发展民宿,民宿的主体就是当地村民,如果没有村民的积极参与根本发展不起来。同时“双招双引”也至关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张家国、吴美星等外来市场人才的加盟,就不会有今天“皖美潜宿”这个响亮的品牌。乡村产业发展必须要有开放的视野,以市场思维和资本力量为主抓手。
三是既要典型引路,又要全面发展。虽然潜山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皖美潜宿”品牌,但潜山发展仅有海心谷、清然居、陋室邂逅、西津渡等是不够的,必须要由点扩面,串珠成链,高低搭配,适应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乡村振兴工作既要抓典型树精品创品牌,更重要的是通过典型引路和精品示范推动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系潜山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主任 葛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