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源于全面深化改革
来源:陈德辉 2024-09-06 15:06:52 责编:何小龙 朱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使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成果亮点纷呈。

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数字底座”不断夯实,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数据资源不断丰富,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澎湃发展。全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加到45万亿元。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工业数字化,数字工业化”成为工业产业的实际行动。浙江一位农民,坐在村卫生院就可以在线联系大城市甲级医院的高质量接诊。我国网民规模达11亿人,运用微信、支付宝收付货款已成为广大人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数字经济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面貌。

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据世界机器人大会信息,我国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机器人比重超50%,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我国机器人市场加速拓展,2022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44万套,同比增长20%。除工业系统外,在物流、医疗、建筑等领域实现规模化运用。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和最丰富的应用场景,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我国低空经济展翅高飞。这是指以低空空域为依托、无人机等航空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具有快捷丶节能等优点。从深圳到珠海,驾车需2个小时,低空无人机只需20分钟。浙江一家企业研发的9座无人机,消耗能量和排放尾气较汽车要降低70%。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亿元,增速达33%。今年上半年新注册无人机为60.9万架,拥有无人机运营证件的企业超1.4万家。远方不远,未来已来。低空经济发展将使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活力更加澎湃。

我国国产C919大飞机经过试飞已经正式投入运营,截至目前止,C919己累计获得全球订单1000架。在试制、试飞过程中,全国有20多个省市、1000多家企业、约30万人协同作战。在大飞机研制过程中带动我国6000多项民用飞行技术集群式突破。C919大飞机的单机价格为波音的80%,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预计到2030年,我国大飞机将打破波音丶空客的垄断地位,成为全球大飞机主要供应国之一。

造船业进入“高度景气区间”。2024年上半年,我国造船业完工量达250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全球造船新订单中,流向中国的超过70%。中国造船业不仅数量超前,而且质量优越。造船业的“三颗明珠”即:航母、大型邮轮、海上液化天然气船,中国都能制造。去年我国首艘13.55万吨丶载客3000多人的大邮轮“爱达·魔都号”下水营运,引起广泛赞誉。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得以亮点纷呈,蹄急步稳,取得令人振奋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丶引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丶组织集群经济、创造人才优势,从而产生强大动力,有效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在科技领域,各地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2023年我国科研经费超过3.3万亿元。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多年蝉联世界第一,我国在全球创新排名中,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12位,进入创新国家行列。科技成果的大量涌现,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首要条件。

努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否则,留下的只是一堆论文和专利证书。各地在转化过程中深化改革,寻求转化途径,有的地方成立了“概念验证平台”,先在一个小范围内把科研成果试验转化,通过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成果转化,提高后续实质性转化的成功率。有的在科技转化为产业的过程中,通过商业保险机制分担用户风险,提高用户的使用意愿,也让一线决策者更能放开手脚,勇于“尝新”。各地通过有效措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堵点,助力科技成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集群布局,引领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向集群汇聚,打造一批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中起到独特的作用。

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也在深化改革中充分涌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更多优秀科技人才“挑大梁”。截至今年3月份,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已有1100多项由40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牵头负责,占牵头科学家总数的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容易,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实现”。我们必须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任务,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都不是简单就能完成的。我们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深入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改革,持之以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陈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