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华龙洞 ”金名片 扩大“东至人”影响力 ──东至县政协助力华龙洞遗址保护、宣传和利用侧记
来源:东至县政协 2024-09-06 15:13:29 责编:何小龙 刘鹤

8月下旬,东至县政协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应“池州新闻”视频制作部邀请,录制了一期宣传华龙洞化石的视频,视频播出后,引起更多人对华龙洞的关注和向往5月上旬,东至县政协报送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加大华龙洞遗址保护利用支持力度的建议》……这些只是东至县政协助力华龙洞遗址保护、宣传和利用的剪影。

东至县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十几年来,团结引导全体县政协委员围绕华龙洞遗址发掘、保护和利用,通过多种形式协商建言,献智出力,助力擦亮“华龙洞 ”金名片、扩大“东至人”影响力。

一条并行交织的时间轴

2005年11月,为配合安景高速公路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韩立刚教授在沿线主持考古调查和抢救性发掘。2006年7月,韩立刚带领考古队一行7人,对华龙洞遗址进行试探性发掘。2014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的野外工作队对华龙洞遗址进行了第一次主动发掘,也是首次大规模的发掘。2014年12月,东至县政协编撰出版《东至文史》(第二辑),其中《“安徽周口店”──华龙洞遗址》一文记述了2006年和2014年考古发掘情况。

2015年10月,华龙洞遗址第二次主动发掘取得重大成果,出土了直立人头骨化石,据今约30万年,随后被命名为“东至人”。2017年12月20日,县政协开展“华龙洞遗址保护与利用”专题视察。2018年,进行第三次发掘。2019年10月,华龙洞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1月,县政协围绕“重点文物保护现状及利用”开展视察。2020年,《东至文史》(第八辑)收录《华龙洞旧石器遗址发掘经过》。2022年7月,《东至文史》编委会赴华龙洞遗址调研。2024年4月,华龙洞遗址第四次主动发掘工作正式启动。5月,县政协报送社情民意信息为华龙洞遗址保护利用争取上级支持……

从这条并行交织的时间轴可以看出,东至县政协一直关心关注华龙洞遗址发掘动态,通过《东至文史》记录华龙洞遗址发掘历程,讲好“东至人”故事,并发挥自身优势,持续为保护、宣传和利用华龙洞遗址凝聚共识、建言献策。

一个共同聚焦的发力点

东至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华龙洞遗址保护与利用,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县级工作专班,高频次进行谋划部署和工作调度。印发《东至县华龙洞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华龙洞遗址保护规划(2021-2035)》《华龙洞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立华龙洞遗址管理处,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压茬推进。严格按照“国保”要求开展日常管理,组织实施华龙洞遗址本体保护工程、安防工程,开展周边环境整治,加大经费投入、项目争取和招引力度,启动华龙洞遗址3A景区创建,改造提升、拓展完善华龙洞遗址陈列馆功能,丰富科普形式和内容,提升考古游、研学游体验,致力于将华龙洞遗址打造为东至文化旅游的一张金名片、大黄山旅游的一个亮点。

近几年来,东至县政协也把华龙洞遗址保护与利用作为履职的发力点,两次把其列入年度重点民主协商活动计划,由对口的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牵头开展调研视察,集聚委员智慧,形成提案、大会发言或意见建议,为推进华龙洞遗址保护和利用鼓与呼。“全力提速华龙洞遗址公园建设。”“打造研学、科普品牌。”“统筹设计华龙洞的‘东至人’、‘星空之城’的星空图等文创产品,让产品为景点代言……”今年“两会”期间,刘汉文、曹永青等9名委员通过提案为东至文旅发展建言献策。在华龙洞遗址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有些困难和问题仅依靠基层难以解决,县政协则通过《社情民意》信息向省市反映,争取上级指导与支持,促进相关难题早日得到解决。

一曲同频共振的冲锋号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今年4月启动华龙洞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本次考古发掘工作在4月—8月及10月—11月分两期进行),引起各级媒体关注。今年以来,省市县宣传、文旅部门和主流媒体均加大了宣传报道力度,《安徽日报》《池州日报》以及“中国新闻网”“央广网”“腾讯网”等纷纷发文宣传推介华龙洞遗址、阐释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报道发掘进展情况,“池州新闻”视频号策划制作了一系列宣传视频,从不同维度解读、推介华龙洞遗址,“今日东至”报纸、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进行跟踪报道,吹响了华龙洞遗址发掘、保护和利用的冲锋号,宣传氛围十分浓厚。

自华龙洞遗址发掘以来,历届多名县政协委员参与华龙洞遗址宣传推介,尤其是来自宣传、文艺战线的委员,为提升“华龙洞”“东至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以来,县政协委员唐礼琴、鲁琴等多次参与宣传报道,县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制作宣传视频,县政协微信公众号推出有关宣传信息,与主流媒介合奏出了一曲同频共振的冲锋号,为华龙洞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加油鼓劲,为擦亮“华龙洞 ”金名片、 扩大“东至人”影响力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支持和参与华龙洞遗址保护开发利用工作。

(张雪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