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微小事” 守护群众“微幸福”
来源:禹会政法 2024-09-06 17:10:38 责编:吕宏伟

今年以来,蚌埠市钓鱼台街道安平社区坚持将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办好群众身边“微小事”,做实、做细、做精基层治理“文章”。

安平社区整合服务资源要素,大力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标“八有八建”标准,着力打造集党建活动、为民服务、教育培训、协商议事、文化宣传、志愿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便民综合服务平台。目前,社区在信地潜龙湾小区打造了1个党群服务中心、3个小区党群服务站,为辖区内的党员群众、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提供服务平台和活动阵地。党群服务中心采用“开放式”综合服务窗口,提供党建、民政、社保、卫健等办事服务。为进一步满足党员群众日常活动需求,在信地潜龙湾小区物业办公室旁增设会议室、休闲室、阅读区、儿童活动室等多功能活动区域,免费向党员、群众、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开放,让群众议事有场所、活动有阵地。

在服务大厅公示公开为民服务清单,发放一次性告知单,明确服务内容、办事流程,为居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落实AB岗、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同时,结合社区党员“双好工程”、党员“活力工程”、切实落实网格“三六六”巡访制度做好为民服务。由网格员联系各自辖区党员通过“面对面”接访、上门入户、电话调查等方式,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对诉求进行分类梳理、汇总、上报,每月对当月的各类事项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在非工作时间通过轮值、微信等方式反馈居民诉求,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打造有温度的“服务型”社区。

以服务民生作为切入点,组建党员志愿先锋队,联合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和志愿服务者等多方力量,整合工、青、妇、统战、社会公益组织等社会资源,组建成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在辖区内开展基层治理、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技能培训、文体健身等贴近民生的服务活动100余次。聚焦青少年儿童初心教育,开展党群活动覆盖近800余人次。开设“公益书法课程”、“暑期学习帮扶”等,为居民解决暑期孩子“看护难”、“学习难”的问题。社区始终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项目就延伸到哪里,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不断提升党员群众对党群服务中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将“一组一会”作为提升社区服务治理能力、减轻社区工作负担的破题之道。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下,搭建社区“一组一会”双向协商平台,不断畅通社情民意渠道,保障居民的参与权,把居民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列为为民办事的首要事项,同一事项听不同声音,进一步加大协商力度,让更多群众加入到社区协商工作中,通过“群众反映、支部接单、议事协商、结果反馈”的模式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居民反映事件不论大小,只要支部接收,就会指定专人负责,并对后续上会讨论、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精准监督、重点跟进,促进问题尽快解决,推进事件办理时效与质效。小区事物、噪音扰民、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等都可以通过“一组一会”协商解决,有效将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取得成效明显。

不断吸收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力量,开展共驻共建,推动工作力量下沉微网格,形成互联互促、互帮互助的工作新格局,构建起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社区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社区党支部、淮河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开展合作共建活动,在小区内开展免费义诊、健康咨询、健康知识宣传等综合性志愿服务等,在安平社区“救急难”互助社筹集资金时,充分调动辖区企事业单位、商铺、党员、群众积极性,通过入户宣传、网格群发等方式进行募捐,10天内共筹集资金25710元,为辖区困难群体带来一份希望,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为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提供坚强阵地保障。(禹会政法)

img1

img2

img3

im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