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目中的和美乡村是什么样子?农村人居环境当如何整治?当文化旅游在农村与农业融合后给农民带来什么?检察力量是怎么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怎样建设生态城市?8月30日的芜湖市民主党派第十二期大江同心主题演讲会座无虚席,全场听众听5名农工党员演讲人解疑释惑的同时,跟随演讲的娓娓道来,在心中、在眼前不断构画一幅幅美丽的图景。全场掌声是最好的肯定和点评,但出席演讲会的中共芜湖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后名文的短短三个字“有味道”,无疑是最能体现主题演讲会独特魅力的精辟而到位的评价。
有味道?是的,这是一场“有味道”的演讲会。芜湖市民主党派大江同心主题演讲会由中共芜湖市委统战部主办、各民主党派市委会轮流承办,每2个月一期,2022年10月10日开讲。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因此,由民主党派市委会承办的主题演讲会,既是演讲会,又远不止只是一场演讲会,独特之处便是“有味道”。首当其冲的便是浓浓的“辣味”。演讲人以问题为导向,直面现状、直视问题,追根溯源、鞭辟入里,当然是满满“辣味”。第十二期演讲会也不例外。
本期演讲会由农工党芜湖市委会承办,作为医药卫生、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为主领域的民主党派,农工党芜湖市委会此次聚焦乡村与生态,在专业领域,用真实视角、冷静思考、深刻分析,把现状说清楚、把问题讲明白,不隐藏不回避短板和问题,点明点透、有些还很尖锐。如农村仍然可见恶臭明显的畜禽粪污、城市噪音和光污染治理困难等等。为什么?因为“三农”领域依然是当前发展中最大的短板,生态保护依然是当前发展中最大的挑战。不仅演讲人的演讲有辣味,听众的提问也辣味十足——如何看待和解决农业丰产不丰收现象、生活垃圾分类到底怎么推行等等。一道大餐如果仅有辣味且止于辣味,那肯定不是专业厨师的拿手好菜。对于5名有着专业所长的农工党员来说,摆明问题剖析问题,但绝不会止于问题。每位演讲人立足现状问题、来由原因,都给出了务实的解决方案、可行的对策建议。比如打好“土(本土资源)”“特(特色品牌)”“产(产业链与产业融合)”三张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推广“种养结合”“以农还农”的整治模式,实现农村治污“内循环”;以农为本、立足实际,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保障农民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收益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助力用法治的手段捍卫的蓝天、碧水与净土;基于绿境、画境、意境和人境合一的生态规划理念,打造功能人性化、生活文明化的生态家园。字字句句描绘出的美好图景,无不散发着蓝天绿水青山所特有的自然的清甜的味道——这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味道,也是主题演讲会的细品回味后品出的真味道!
可不要怀疑演讲人的“辣味甜味”是来自于“人造添加剂”,本期5名演讲人都是立足自身所专、讲述亲历故事。演讲人汪金龙是农工党芜湖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出生成长在农村并毕业于农业院校的他,对乡村深刻理解来源于对乡村割舍不断的情愫。演讲人周守标是农工党芜湖市委会兼职副主委,他的主职是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既是专家学者,更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务实推进者。演讲人张静宁是芜湖生态环境协会的秘书长,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三方组织,现场勘察、田野调查必不可少,参加筹备演讲的第一次会议时,他的裤脚满是泥污,一问才知道刚刚从某村庄养殖场赶回来。演讲人舒丽娟是安徽天舒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但她更乐意为自己贴上“繁昌旅游第一人”的标签,农文旅融合不仅是她看好的方向,也是她“一头扎进去”的事业。演讲人李婷是镜湖区检察院一名年轻的检察官助理,业务娴熟、知识扎实,以案释法浅显易懂,以法示警深入人心。可以想见,一场由演讲人亲自采摘纯自然“食材”、用真心烹制的演讲会“大餐”,自然味道十足。
这确实是一场有味道的演讲会。
(傅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