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明光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立足工作实际,健全覆盖全市、高效便捷、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基层群众、企业提供免费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法律服务。
全方位城乡法律服务网络稳定运转。县、乡、村三级实体平台全面建成,1个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包含法律咨询、援助、公证、调解等功能职责,提供“窗口化、一站式”法律服务;17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3+N”服务(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3大基本功能职责,N项延伸服务);152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配备村(居)法律顾问,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司法所阵地高标准建设不断完善,苏巷镇、古沛镇、泊岗乡、石坝镇等已提档升级。法律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5家,专职律师26人,实习律师9人;公证机构1家,公证人员4人;基层法律服务所7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4人,服务供给基础不断夯实。
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初见雏形。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不断数字化转型,公证、调解、律所等机构在安徽法网均开通了网上办理业务,法律机构、调解组织人员信息均可线上查询。市、乡镇(街道)两级实现联网应用,配备智能法律服务一体机6台,支撑业务网上受理和办理,为群众申请法律服务提供统一网络端口。
多维度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见实见效。“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活动常态化开展,针对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老年人、农民工等不同群体需求,量身定制服务,精准满足需求,把法律援助触角延伸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人民调解组织网络逐步完善,共设立各级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181个,建成特色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品牌“爱不释手”。公证服务逐步升级,增设金融赋强公证窗口,统一受理金融赋强公证的申报和联合审查事项;与不动产登记中心签订公证专项法律服务合同,规范不动产登记过程中有关“非公证继承”业务办理,预防登记纠纷。企业法治体检“把脉问诊”,创建为企服务“老马工作室”品牌,有效整合律师等法律资源,走访安徽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9次。(明光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