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君:岁月如歌情怀如初
来源: 2024-09-19 08:11:39 责编:奚正喜 何怀光 桑士宣

岁月悠悠,浅浅时光。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之际,我心潮澎湃,满怀敬意。回望过去,我在乡镇工作了9年,在县政协工作9年,2015年到黄山市政协工作至今。这过去的18年里,我有幸在政协这片沃土上深耕细作,亲身经历并见证了黄山市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县政协工作的9年时光里,我就像一粒种子,深深扎根于基层,感受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的心声;走进企业车间,了解发展的瓶颈与希望。在一次次的调研中,我见证了祁门县的电子产业兴起与壮大,建言学习先进经验,促成了第一条红茶清洁化生产线落地。那段日子,让我深刻理解到,政协不仅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更是连接党委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我们的每一次调研、每一份提案,都力求精准对接民生需求,为县域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2015年,经过遴选,我到市政协机关工作。从单纯的政协研究室文字工作,到专委办、机关党委、专委会多岗位历练,我不断成长。从学习市政协各项工作流程开始,到组织委员协商活动,从编撰社情民意到推动落实见效,从撰写调研报告建议、征集大会发言到促成成果转化落实,尽管过程中充满着汗水与努力,但回望过去,我的内心却是满满的自豪感,因为我是一名政协工作者!

在这里,我参与起草过省文旅执法等月度协商的大会发言、市政协“水资源保护利用”“城市双修”“双招双引”“月潭湖建设”等十多个重点协商课题建议,还起草过《黄山市人民防空地下室平时使用维护管理办法(试行)》落实情况等多个视察报告,从“大黄山”文旅融合发展的宏伟蓝图,到乡村振兴的细微之处;从推动绿色发展的坚定步伐,到民生改善的点点滴滴,专题调研组一次次召开征求意见会,一次次对建议打磨,我见证了政协人的实事求是、责任与担当。

在这里,我有幸陪同领导接待过一位重要的国际嘉宾,参与过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服务保障,接待过香港大紫荆勋贤、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香港安徽联谊总会名誉会长杨孙西博士率领的香港茶界书画界写生交流团,以及香港区议员参访团、香港和台湾青年大学生研学团等重要团组。这些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政协不仅仅是建言献策、贡献智慧的平台,更是一个团结合作、开放交流、凝聚共识,努力画出更大同心圆的平台。

在这里,我们深耕“党建引领 委员说是”平台,从政协机关到高等院校,从革命老区到幸福社区,从和美乡村到生产一线,讲堂一场场历历在目。这是我们市政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一项履职创新,重在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和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政协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的质量。讲堂典型经验在全省政协党的建设暨宣传思想工作交流座谈会上作经验介绍,并获得了黄山市机关党建十大好新闻好案例表彰。如今,讲堂日益成为联系团结界别群众、凝聚和传播共识的一个新的机制化平台。

在这里我们还创作过多个微党课,比如《坚持守正创新 讲好政协故事》《学百年党史 悟思想伟力 在新征程中彰显政协担当》《政协功能型党支部怎么看怎么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等等,在全市微党课评比中,我们屡获佳绩。

在这里,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政协这个“大家庭”,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实践舞台。我不由感叹“在政协工作,真好!”

展望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思维,投入到政协工作中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上当好排头兵,努力成为党和政府的好参谋、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作者系黄山市政协台港澳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李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