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肥东这方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上,上演过一幕幕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诗,同时也留下了一处处宝贵的红色资源,其中位于张集乡的黄疃庙战役纪念馆就是其中的一颗闪耀的“红星”。因为工作原因,我对黄疃庙战役纪念馆重新修葺的背景和缘由十分熟悉,每当了解到各地党员群众纷纷到这里参观学习,我总会回忆起当年在政协机关工作时的情景。
2018年4月,时任肥东县政协主席干文宏同志到张集乡调研,路过了几近坍塌的黄疃庙战役纪念馆。春天的乡村处处生机勃勃,然而纪念新四军战士英灵的馆堂却破败不堪,实在令人惋惜。干文宏主席随即要求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开展深入调研,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修缮黄疃庙战役纪念馆的建议。我当时在肥东县政协机关工作,全程参加了此次调研及后续工作,见证了县政协推动黄疃庙战役纪念馆修缮工程的全过程。
2018年5月3日,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赴张集乡调研。肥东县新四军研究会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黄疃庙战役始末,县党史办、民政局、文广新局、旅游局等部门的有关同志参加了这次调研。张集乡党委对这次调研十分欢迎,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热情接待了调研组一行,希望调研组能够把当地关于修缮黄疃庙战役纪念馆的呼声和意见建议反映上去。
经过调研,我们对黄疃庙战役那段烽火岁月和黄疃庙战役纪念馆的历史过往有了清晰的认识。黄疃庙战役是1945年4月在王子城、黄疃庙、八斗岭一带进行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反“清剿”战役,经过六天六夜持续战役,新四军大获全胜,国民党军队伤亡3600多人,新四军也伤亡2000多人。新四军在本次战役中的英烈事迹、英勇精神至今仍在当地广大群众中口口相传。在原黄疃公社革委会的呼吁下,在上级部门及时任江苏省军区政治委员宋文同志等战争亲历者的关心支持下,原巢湖专区民政局拨款修建了黄疃庙战役烈士纪念馆。纪念馆有正房10间,两边设有厢房,纪念馆正南修建了烈士墓,墓内安置了部分烈士遗骸及战争遗物。纪念馆至烈士墓之间为广场、甬道,四周栽植苍松翠柏。每年清明前后,大批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群众前来祭奠。20世纪80年代末,纪念馆房屋年久失修,原有功能逐渐丧失,后来虽经张集乡政府、县民政局两次维修,但原纪念馆屋顶已经塌陷,墙体倾倒,破败不堪。
根据调研情况,综合调研组同志的意见建议,我执笔起草了《关于重建黄疃庙战役纪念馆的建议案》,干文宏主席亲自对建议案进一步修改、充实。建议案提出,修建纪念馆有助于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新载体、丰富肥东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建议实施文物抢救修复,尽快启动馆场重建,全力搜集文史遗存。建议案得到时任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批示,要求“保护好纪念馆物理空间,尽快启动修缮建设工作”。
领导批示很快得到落实。2018年7月,为加快推进黄疃庙战役纪念馆修缮项目建设,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县委决定成立黄疃庙战役纪念馆修缮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的副组长。由此,黄疃庙战役纪念馆的修缮工作正式启动。
在此后召开的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县政协又多次就场馆规格、财政预算、土地使用等提出重要意见。2018年8月份,县政协专门组织有关乡镇、县直单位赴江苏泰兴市、盐城市考察,学习借鉴当地黄桥战役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的规划建设。通过学习考察,进一步厘清了黄疃庙战役的作用和意义,为黄疃庙战役纪念馆的修缮工程提供了有益借鉴。
后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黄疃庙战役纪念馆修缮工程很快进入施工阶段,并对纪念馆重新进行陈列布展,县政协的建议得到了完全采纳和落实,我也有幸全程参与了县政协推动黄疃庙战疫纪念馆这一宝贵红色资源“活”起来的生动民主实践。
(作者王德义是肥东县政协专委办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