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安徽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淮时报 2024-09-25 11:28:25 责编:周晓东 刘鹤

前不久,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对此,考古工作者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推动文物考古事业繁荣发展为己任,传承延续历史文脉,拓展文物创新利用方式,促进文物保护成果全民共有共享。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考古工作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的重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经过几代考古人的接续奋斗,我国的考古事业取得了重要成就,一个又一个的考古发现,既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又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守本职工作,认真做好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和学术研究,科学阐释考古成果的价值内涵,全面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主动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运用好考古发掘成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要强化纪律意识,切实把好文物考古事业行稳致远的行动准绳。考古工作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更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强化政治意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阐释工作。要强化规矩意识,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在考古调查、发掘、研究等各个项目的规划、实施等环节,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制度规定,在资金使用、物资管理、人员调配等方面做到公开透明,确保考古资源合理合规有效利用。在考古新发现的宣传报道中,要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遵循党和国家宣传工作纪律,确保信息发布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

三要创新转化利用,着力推动文物考古成果全民共有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高度重视和统筹利用好考古发掘成果,通过制作重大考古发现数字宣传片、博物馆或考古遗址公园展览展示、讲座报告等多种形式,让考古工作走出“象牙塔”,走近社会公众,促进考古发掘成果的转化利用,提高文物的可见度和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参与度。伴随着迅速走红的“考古热”,“公共考古”成为时下社会关注的领域。为此,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指导打造了含山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研学基地,开展了一系列“公共考古”品牌研学活动;联合《安徽商报》和合肥市教育局,策划实施了多场次考古进校园活动,拉近了考古与青少年学生的距离。未来,还将进一步深化各项举措,积极探索多种方式方法,把考古工作与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开展考古研学、考古夏令营、小小考古家等活动,宣传普及安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史和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安徽故事,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感。

(作者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许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