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滁州市司法局聚焦基层法治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多措并举延伸法治“触角”,不断提升基层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为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全力打通基层法治建设“最后一公里”。
打造“法治坚盾”,加强乡镇(街道)法制审核规范化建设。深化乡镇(街道)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印发《关于滁州市乡镇(街道)、园区合法性审查工作的提升方案》,推动基层合法性审查提质增效。推进公职律师、司法协理员参与基层合法性审查工作,配齐配强审查力量,建立健全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合法性审查机制,提升基层依法行政水平。依托滁州市“联审”“并审”“会审”“延审”等特色做法,打造“亭汇审”品牌。目前,明光、定远等地已同步推进“明慧查”“定心审”等子品牌建设。上半年,全市乡镇(街道)、园区共审查决策事项284件,提出意见建议332条。
铸就“执法利剑”,探索开展乡镇(街道)行政执法规范化试点。制定《关于加强全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积极打造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滁州样板”,要求各县(市、区)年底前至少打造一个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样板乡镇或街道。强化基层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市、县两级大力推动编制资源下沉,市级下划22名事业编制到琅琊、南谯所辖街道,琅琊、南谯分别下沉32名、38名事业编制到所辖乡镇街道,全市县(市、区)所辖113个乡镇街道共核定编制724名,乡镇街道执法力量得到有力充实。
架起“公证通桥”,推深做实“村居社区公证员”工作。印发《关于推进公证服务进村居(社区)、企业园区全覆盖的工作措施》,全面推进134个村居社区工作。开展“公证服务进村居(社区)、企业园区”专项活动,并将专项活动纳入年度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评估细则,推进活动走深走实。上线运行“皖东公证云平台”,设立公证服务点,让距离远、交通难的乡镇(街道)群众也能便捷办理公证。加强公证宣传下基层,践行公证顾问制,与村、社区和老百姓签订常年公证法律顾问合同,积极提供村居社区治理法律建议意见。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公证服务进村居(社区)法制讲座56场,发放公证宣传资料11970余份,为村居(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意见125件。
解锁“和谐秘钥”,全面构建“一站式”滁州特色解纷体系。深入实施《关于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见》和《关于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加强乡镇(街道)“一站式”调解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调解品牌,积极构建贯通“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预防调处枢纽,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上半年,全市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20457件,调解成功19949件,调解成功率为97.52%;全市79个乡镇(街道)完成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占比68%;8个县(市、区)调解中心实现全覆盖。(滁州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