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稻香村街道司法所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实现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描绘出基层社会治理新“枫”景。
多措并举,法治宣传“零距离”。街道司法所积极响应“八五普法”总体规划及阶段性工作部署,充分利用开展“法律七进”“谁执法谁普法”等送法活动契机,及时向企业、社区、学校、单位、机关等开展法治传播普及,充分运用线上微信群等平台推送法治小故事、法律“小贴士”,通过以案释法、答疑解惑的宣传形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内容,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线下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散发讲解折页、“明白纸”“一封信”、制作展板、“摆摊设点”、流动巡回宣传等“面对面零距离”方式,营造浓厚热烈的宣传氛围,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推进、“部门+社区”联动发力的宣传手段进一步提升居民法律知晓率覆盖面满意度。
多方合力,多元解纷“零风险”。主动适应新时代形势发展的要求,引入更多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成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建立调解人才“专家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解难”更专业更权威。行政、司法、人民调解“三驾马车”协作配合,互为补充,构建“大调解”格局。“法律明白人”“五老”“四员一律”两代表一委员、社区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群众工作熟“强项”,走街串巷,进楼入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抓早抓小抓苗头,将安全隐患和法律风险“拒之门外”。
多管齐下,法律援助“零门槛”。能援尽援,应援尽援,畅通“绿色通道”。精简审批核查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做到进一步健全完善特殊困难群体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落实特殊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申请的“一站式、一体化、全链条”便民服务各项措施。积极推进“简政便民”活动,针对居民申请办理法律援助的事项、条件、范围、流程等切实问题,全面履行一次性告知承诺制,解决居民办事难、重复跑、诉求累等客观实际,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的法律援助“硬核”举措。 (稻香村街道司法所 夏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