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群众扎紧“钱袋子”——东至县政协民主监督反诈宣传工作小记
来源:东至县政协 2024-10-09 06:09:21 责编:奚正喜 陈维庭 何怀光

“有时在银行ATM机前,有时在居民的家里,我们苦口婆心劝了一个多小时,被骗群众才相信那是骗子”“我们自己差点没守住的钱,你们帮我们守住了!”一件件反诈成功的案例历历在目,东至县面对不断更新电诈手段,见招拆招,精准预警劝阻,发案数同比下降63.65%,群众财产损失839.19万余元,同比下降61.73%;破案率同比上升139.79%。反诈事关民生,政协关注已久。近县政协副主席杜江率第四民主监督小组,在池州工业学校召开座谈会,围绕反电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题民主监督,在探究成绩背后原因的同时,更是建言献策助力打赢反诈工作持久战。

座谈会上,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司法局立足部门职责,就近年来反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委员们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天下无诈”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不法分子诈骗手段不断更新,精准分析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通过游戏、贷款、冒充熟人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实施电信诈骗活动,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对此,大家围绕如何加强反诈工作展开热烈讨论。

“反诈工作是场‘拉锯战’‘持久战’,我们在想反制电诈之法,诈骗分子也在想破解之招,所以反诈工作总会有新的状况出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创新,长久防范。”县政协委员朱帼认为,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大数据技术已成为重要手段,建议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平台解决重点难点的算法,建立相关模型,提出全方位采集取证、汇聚分析、智能预警、主动打击等一整套应对措施。

杨天委员认为,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唤醒”居民的反诈意识,可以结合“重阳节”“农民丰收节”“情暖中秋、喜迎国庆”等文艺活动,编排反诈情景剧、小品、三句半等节目;通过省级非遗“鸡公调”队伍,编排“投资陷阱”“李大嫂刷单”“网络情人”“陌生电话”等系列短剧,用大家喜闻乐见和浅显易懂的方式,再现骗子伎俩,寓教于乐,让防范诈骗意识深入人心。

县政协委员、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陈俭志提出,要积极研究新型犯罪变化,针对新型证据、数字证据、电子证据,制定新规则……委员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意见。

“各位委员要用好、用活自身的‘流量’,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重点,当好宣传员、讲解员,传播反诈知识,汇聚正能量,筑牢反诈防线,帮群众扎紧‘钱袋子’。”县政协副主席杜江对委员们的发言表示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委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详细调查、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形成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等履职成果,发挥政协优势,以协商式监督推动反电诈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许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