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长安镇下辖10个村,总人口数2万余人,常住人口数6000余人,是传统的农业乡镇,辖区人口老龄化、语言沟通不畅、土地纠纷问题较多,给化解矛盾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难题。为了做好“握手言和”调解工作,绩溪县长安镇鼓励调解员使用绩溪方言,将“和”文化运用到日常调解中来。
前不久,长安镇坦头村村民汪某认为其居住的房屋卫生间墙体、房顶、墙皮脱落渗水潮湿,系隔壁邻居唐某房屋屋顶排水方向朝向汪某家,雨水渗透到汪某房屋墙壁,造成居住环境严重污染且影响身心健康。在与唐某多次协商未果后,双方在村干部协调下向长安司法所申请调解,汪某要求唐某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考虑到本案是相邻关系纠纷,邻里和睦是现代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处理邻里关系,应秉持互谅互让、相互便利、团结互助的原则,并且纠纷双方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未必听得懂法言法语,普通话也不熟练,更习惯使用岭北方言交流。为此,在调解时,调解员全程使用岭北方言,耐心地从邻里关系出发给双方当事人做思想工作,劝说双方当事人各退一步,使得双方当事人的心情逐渐平复,关系得到缓和,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得到了圆满解决。
引入绩溪方言和俗语做调解工作,是将绩溪“和”文化生动运用的一个缩影。长安司法所还引入熟悉社情民意,精通岭南岭北双语的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巧用方言谚语,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杨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