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城市政协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协商民主体系”的部署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持续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扎实开展履职为民工作,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在厚植为民情怀中体现政协温度。
深化提案办理改革。进一步优化提案工作全流程闭环机制,深化受益群众参与民生类提案办理评价改革,加强提案办理全过程跟踪,采取电话随访等方式,主动与委员、承办单位沟通,及时掌握提案办理进度。在2023年开展“双向评议+群众评议”提案办理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遴选“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动”“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管理”“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10件重点民生类提案,邀请受益群众参与评议,努力实现由提案者“满意”向受益群众“满意”转变。
健全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机制。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为履职为民的重要抓手,健全社情民意广泛收集、分析研判、跟踪问效制度,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报送“直通车”信息,向全国政协、省政协反映高质量的社情民意,及时编报“民呼我应”,促进一批民生问题得以解决。今年以来,《关于制定我省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的建议》等11篇信息被省政协采用,位居全省前列。《宣城市政协:坚持高站位高质效高标准不断推动政协事业创新发展》信息,获得省政协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深入开展“服务为民”活动。出台《政协宣城市委员会关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实施意见》,引导委员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围绕民生问题,发挥好民主监督的平台作用,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策于民,助力办好民生实事。积极探索政协委员进社区开展“联点共商”活动,引导委员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今年,首批授牌9个界别委员工作室,通过“以奖代补”建立激励机制,推动界别委员工作室走深走实。
(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