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工作系列综述之二】协之有理 商之有效 画出最大『同心圆』—— 省政协以高水平协商、高标准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淮时报 2024-10-25 16:58:36 责编:曹昱 王悦

每年召开1次全体会议、2次议政性常委会会议、1次省委书记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6次月度专题协商会,开展一系列民主监督活动……

近年来,省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提升“建”的质量、体现“专”的水平、突出“商”的特色,推动形成“12161”协商议政新格局,谱写了一篇又一篇齐心协力、倾情履职的动人篇章。

丰富协商形式 增强协商实效

聚焦服务大局,增强协商实效,近年来,安徽省政协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久久为功、高质量建言。

“打造‘头部强、腰部壮、尾部活’的未来产业大中小型企业矩阵。”

“要更好保持先发优势,培育发展全国唯一的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打好量子计算未来产业‘安徽牌’。”

“探索多方协同、利益共享的低空经济商业模式,高质量推进安徽低空经济发展。”

……

8月23日至24日,省政协召开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建言资政。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委员、专家们齐聚一堂,为我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献计出力。

这场名为“资政会”的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在省政协的协商格局中举足轻重。协商的主题向来是全省上下最为关切的大事要事。

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考察安徽,勉励安徽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上持续发力。

省政协打造“书记省长来协商”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品牌,持续聚焦科技创新主题,每年2次会议一以贯之、精准发力,不断放大深化创新省情认识、凝聚创新发展共识、助力创新安徽建设的履职效应。

与此同时,省政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聚焦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围绕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瞄准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精心谋划协商议题,每年召开6次月度专题协商会,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提案工作是政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形式。如何让“小”提案发挥“大”作用,关系着政协工作的全局。

省政协注重发挥提案工作品牌示范效应,提升提案工作整体质量,打造“省委书记来督办”品牌。2023年,省委书记领衔督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系列重点提案,形成的35条问题清单、42条建议清单交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办理。这一品牌有效带动了全省8市63个县(区)党政领导同步督办营商环境建设重点提案,形成三级政协组织、四级政协委员联动民主监督的合力,实现提案协商与政党协商相互贯通、与基层协商有机融合,有力助推了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做强课题研究 服务“党政所需”“群众所盼”

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也是人民政协重要的履职方式。

2023年伊始,省政协把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新征程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的具体举措,坚持省委直接点题与自身主动谋题相结合,在“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关切”上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三周年,又恰逢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安徽“轮值年”。

省政协主动谋题,围绕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五年来的回顾、思考和对策开展重大课题研究,认为进一步认清安徽“长”在哪里,找准“短”在何处,明晰着力方向,对于纵深推动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时4个月形成的课题报告提出6个方面24条对策建议,其中部分建议被省委重要文件采纳。

2023年4月中旬,省政协调研组围绕“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开展重大课题研究,调研组分赴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六安等地开展蹲点式、沉浸式调研,赴吉林省、浙江省学习考察,向山西省、贵州省进行书面调研,组织全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16个省辖市政协开展联动调研。委托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开展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形成统计分析报告。

“通过深入的调研,认识逐步深化、思路逐步明晰,调研组从全省807个传统村落独特性研究中找出加强保护利用的共性问题。”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胡建军介绍,调研形成的综合性调研报告,推动省委宣传部牵头制定《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相关内容被写入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决议。

成果转化是调查研究的“最后一公里”,事关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成效。

“深化调查研究,既要带着问题、奔着问题去,更要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举措。”省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省政协要求全力做好调研“后半篇文章”,在全面转化调研成果上下功夫。制定了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并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跟踪问效。

近年来,省委常委会会议多次专题听取重大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向全省各地印发省政协调研报告,一批意见建议进入省委、省政府重要文件,成为相关部门工作的重要参考,政协履职的“有用之言”不断转为全省发展的“有益之事”。

强化民主监督 激发履职尽责“新动能”

胸怀“国之大者”,聚焦“省之大计”,把准“民之关切”,近年来,安徽省政协准确把握协商式监督的定位,持续推动民主监督工作走深走实,努力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你们局在窗口有多少事项?”“后台审批要多久?”“网上申请事项占比多少?”……2022年6月,一队特殊的来客直奔铜陵市政务服务大厅,详细询问工作人员办事流程、办理时限、网上办事等情况。这是由住皖全国政协委员和省、市、县(区)政协委员组成的监督调研组,针对铜陵市“一改两为”工作开展“四级委员在行动”专项民主监督。

2022年初,省委召开“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释放出开局即冲刺、聚力抓作风的强烈信号。省政协随后印发《“一改两为”专题民主监督行动方案》,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作用,帮助省委、省政府优化决策实施、推进工作落实。

政协的民主监督是寓监督于支持之中,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出谋划策,多提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近年来,省政协开展快乐健身、老年助餐服务等“暖民心行动”民主监督和民生工程视察,举办“省政协健康基层行”活动,召开医卫健康领域委员专家座谈会,对完善职业教育、居民医保“一卡通”及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探索整合型医养结合模式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改进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既纵向贯通,又横向联动。省政协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跨区域联动履职,增强监督的协同性和影响力。

先后承办长三角地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聚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长三角地区自贸试验区合作发展”“抓好以长江和太湖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开展联合调研、联动民主监督、联合视察,助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召开鄂豫皖三省政协主席座谈会,推动国家出台《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发挥毗邻长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独特优势,激发大别山革命老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通过跨区域联动履职,在开放中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发展的履职合力和实践格局,描画出更大“同心圆”。

(本报记者 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