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在位于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的碧溪岭来了10多位蓝眼睛白皮肤的外国人,吸引着路人的目光。他们正在观察此处乡村公路边坡和河床上的各种石头。他们或几个人凑在一起,近距离盯着一块石头仔细观察,用英语交流着,或用随身携带的放大镜一遍又一遍观摩,有的干脆直接拿出地质锤用力敲打,采取样石,编号收藏。
笔者也感到好奇,这些平时看起来很普通的石头,为何引起这么多人的注意,难道是很值钱的矿石不成?
“这里石头是不一样,是一种叫榴辉岩的矿石,并且这里的榴辉岩还包含着柯石英,柯石英是形成于地幔中的一种高压矿物,在碧溪岭地表发现,非常少见,是进行地球深部探测研究的重要原料。”陪同并担任翻译工作的南京大学教授王勤告诉笔者。
陪同一道前来的是天柱山地质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程小青,他指着这些正在“把玩”石头的男女人士介绍,这些都是此次出席“地球深部探测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 的国内外知名地质专家,他们到天柱山参加“探讨并交流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科普工作经验”座谈会,到位于菖蒲镇水畈村的碧溪岭现场考察研究榴辉岩、橄榄岩和超高压片麻岩,是此次活动的重要一环。
“经常看到有人到这里来敲敲打打,总要带几块石头走。”当地一名群众说。一道陪同的村干解释道:“来的都是地质专家,都是研究这里石头的”。据悉,地质专家都对这里的石头非常感兴趣,是源于一次重大地质发现。1987年,现为南京大学的院士许志琴教授在位于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的碧溪岭发现并报道了含柯石英榴辉岩,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三次发现,在亚洲是首次发现。柯石英榴辉岩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极大关注,经过我国科学家与国外地质学家的合作研究,大别山已成为世界范围最大、出露最好、超高压矿物和岩石组合最为丰富的超高压变质带。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这世界级的地质遗迹,2010年天柱山将其与其他地质遗迹一同纳入地质公园,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地质遗迹之一于2011年9月18日成功将天柱山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
原来菖蒲镇有“奇石”,就是含有柯石英的榴辉岩,她蕴含着地球深层变化的“密码”,是来自地球深处的“信使”。柯石英榴辉岩在菖蒲的发现,成了地球“泄密者”。
笔者还了解到,含柯石英和金刚石榴辉岩(1992年发现于潜山市水吼镇新店)两大重大发现,揭开了大别山和天柱山对世界开放的大门。第三届国际榴辉岩研讨会于1995年8月在潜山县(现在行政区划为市)召开,众多国内外专家来大别山和天柱山进行科学考察,各类科研项目和成果奖项成绩斐然,与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研究有关的科研成果曾获得5个国家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与大别山超高压岩石研究有关的全球科学论文达到1100篇以上。同时也促进了青少年地质科普教育和地质旅游。
岳西县当地镇村也积极保护这一重要的地质遗迹,并将其列为“文旅+科考”相融合的特别景点,吸引社会各界前来参观游览,考察研学,丰富乡村旅游内容。(王先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