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蒙城县政协开展“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建议”提案办理“回头看”工作,以“村强”带动“民富”,破译富民“密码”,助力村集体经济多元增收。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既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从提案办理中获悉,全县一是以深入实施“千万工程”为抓手,积极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发展设施蔬菜、黄牛养殖等特色产业。起草制定《蒙城县2024年开展“百千万”工程提升行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整合各级扶持资金950万元,支持村集体联合发展,扶持项目8个,涵盖19个村,预计年增加收入50万元以上。二是归纳总结更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与县鲲鹏绿色公司(县兴农公司全资子公司)续签投资协议。三是召开全县基层党组织书记座谈会暨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县委主要领导进行调度安排;按照市委组织部“三领三带”要求,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包保村集体经济项目,前往马集镇、许疃镇等调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组织落后乡镇各村党组织书记前往许疃镇观摩学习。
委员们建议,要大力发展集体产业、增加集体收入、积累集体资本,以市场化的思维、市场化的办法、市场化的手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要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模式,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头雁”效应,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做好项目谋划,激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内生动力。要整合各村资源,鼓励集体经济基础强、发展优势大的“先进村”与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后进村”进行帮扶,通过“抱团发展”的方式构建起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频共振、均衡发展的村级集体经济帮带格局。要因地制宜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方式途径,坚持因地制宜,盘活要素资源,找准发展路子,让村民获得更多收入。要选优育强队伍,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着力提高基层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为民服务能力,乡镇党委要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党建引领,发挥特色优势,精心组织实施,严控经营风险和债务规模,推动乡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