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蒙城县政协开展“关于推进我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办理“回头看”工作,助力民营企业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常态化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是蒙城县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县政协坚持聚焦聚力、联结联动,推动政协工作下沉基层、委员履职下沉基层,通过联谊、联动、联心“三联”,持续联结资源、联结产业、联结人心,为全县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信心、动力。提案督办回复中指出,全县围绕63家拟入规企业,坚持从源头抓起,注重“培育+引进”双轮驱动,加大招引和培育力度,注重龙头企业、龙头项目的带动作用,建立“扶优育规”梯次培育“六库”,为在建项目创造良好条件,加强部门联动,加快施工进度,充分发挥新增项目的带动作用,确保工业投资进展顺利。1至8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8.91亿元。工业技改项目累计完成26.94亿元,同比增长157.8%,位居全市第一位。健全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龙头领军企业为主体的优质企业培育梯队,建立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30家。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和运营服务水平,依托“羚羊平台”,持续扩大工业互联网和云服务资源池,引导中小企业登云上平台。营造开放创新生态,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目前,注册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500余家,成功获批省级数字化车间9家、智能工厂1家。积极推广“工信+部门”包保服务模式,大力推进联系重点工业企业工作,加强运行协调服务,积极解决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企业服务清单制度,建立“一企一策”,精准施策,保障企业稳定增长,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力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9月底,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7家。
委员们建议,要紧抓民营经济发展不放松,围绕坚持开放为先,着力优化人文环境;坚持精简为要,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坚持诚信为本,着力优化政策环境,突出“一把手”抓营商环境,完善重点调度机制,大力弘扬政企互动优良传统,提升服务效能。要引导、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聚焦发展、善用市场、把握机遇,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立足本地产业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民营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再创优势。县政协将进一步凝聚合力,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的独特优势和重要功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不断调查研究,让“软”监督取得“硬”实效,真正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为激发全县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贡献智慧和力量。
(刘勇)